鏡觀·領航|大美青海:堅定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6月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在青海湖仙女灣聽取祁連山和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等情況介紹,並實地察看青海湖環境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

青海孕育了黃河長江、瀾滄江三大河流

每年向下遊地區輸送潔淨水資源

逾600億立方米

是我國乃至亞洲的生態安全屏障

和重要水源涵養地

長江源雄偉的崗加曲巴冰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

最大的責任在生態

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

青海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堅定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構建綠色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促進全民共享生態紅利

走適合青海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對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負責。

——2021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2021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黃河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要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上游要以三江源、祁連山、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等爲重點,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2019年9月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2019年9月18日上午,習近平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要搞好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統籌推進生態工程、節能減排、環境整治美麗城鄉建設,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使青海成爲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2016年3月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2016年3月10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近年來,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了國家公園體制。三江源國家公園就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國實行國家公園體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這是中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

——2019年8月致信祝賀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開幕

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的年保玉則。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作爲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啓動,這一地區生態保護從原來的應急式保護向常態化、持續性保護升級。

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的長江正源沱沱河。

巍巍祁連山脈,橫跨青隴兩省,具有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阻止騰格里等沙漠南侵,保障黃河和河西走廊內陸河徑流補給的重要功能

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拍攝的藏羚羊羣。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維繫着青藏高原生態安全。這裡也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要結合青海優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體現本地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2021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2021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保護生態環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動態,要把建好用好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這項基礎工作做好。

——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在青海調研考察。這是8月23日下午,習近平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考察。

要從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三江源、祁連山等生態功能重要的地區,主要是保護生態,涵養水源,創造更多生態產品。

——2019年9月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憑藉優質資源稟賦,青海大力發展犛牛、藏系羊、青稞、冷水魚等“青字號”特色生態產業,讓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助力農牧民走上小康路。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務必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發展循環經濟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區內相關產業流程、技術、工藝創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讓鹽湖這一寶貴資源永續造福人民

——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

地處柴達木盆地腹地的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和鹽湖循環經濟產業基地。伴隨着“綜合開發”的不斷深入,察爾汗鹽湖的旅遊價值日益顯現。

發展光伏發電產業,要做好規劃和佈局,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突出規範性和有序性。

——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

以光伏治沙、多能互補、智能電網爲核心的持續技術創新,正在推動青海成爲未來新能源產業經濟的“藍海”。

保護三江源是黨中央確定的大政策,生態移民是落實這項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組織實施好。

——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在青海調研考察。這是8月22日下午,習近平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看望藏族村民並與他們親切交談。

要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鄉村。

——2021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長江源村村民才旦卓瑪在自家的工藝品店展示手工藝品。開展職業培訓,鼓勵村民進城務工,加上草原獎補等政策,讓長江源村家家都有穩定可觀的收入。2017年,長江源村正式脫貧摘帽。

長江源村裡建起“長江源民族學校”,各類設施一應俱全。學校不僅開展雙語教學,還利用“智慧教育”平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教育上的大變化,預示着孩子們的美好未來。

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2021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

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創辦於2002年,是大美青海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祁連山國家公園扎麻什管護站生態管護員周曲才郎在巡查途中。2016年起,青海開始增設溼地、草原等生態管護員崗位,並優先從生態移民、無畜戶和少畜牧戶等生活困難家庭中選聘生態管護員,通過穩定報酬促進牧區羣衆脫貧致富。

算好“綠色賬”

走好“綠色路”

打好“綠色牌”

綠水青山不僅成爲青海的發展底色

更給各族人民帶來幸福生活

青海湖沙島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