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育瀕危龜類 木柵動物園靠「蛋殼修補」提升孵化率

臺北市立動物園解釋,瀕危龜類蛋殼破瞭如何修補。(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受到現今氣候變遷人爲活動影響,許多野生動物正面臨存亡危機,因此動物保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瀕臨絕種的龜類族羣在動物園內產下的每一顆蛋,對保育員來說都極其珍貴,若蛋殼出現破損情形,就要靠「蛋殼修補技術」來提升孵化率

動物園指出,大部分母龜產卵時會選擇適合的環境,在地面挖洞下蛋,但有時會因爲個體的經驗不足或是環境中的硬物,造成蛋殼的破損,因此當有此種情形出現時,保育員會立即將龜蛋取出,以人工方式孵育

碰到有破損的龜蛋時,保育員會先評估受損程度,將其分類入三個層級:等級一是蛋殼完整僅表面出現裂痕;等級二爲蛋殼破損,內層卵膜完整;等級三是蛋殼與卵膜階受損,蛋液已溢出,並依據破損層級來決定優先修補的對象

動物園表示,龜蛋修補作業重點,就是要將破損處完整覆蓋,避免水分過度散失或異物入侵;等級一的作法是在裂縫處塗上無毒的指甲油,將裂縫填滿;等級二到三的破損龜蛋有幾種常見但優劣各異的修補方法,一種是利用已出生或嚴重破損的蛋殼,將其清洗乾淨並消毒後,配合指甲油、蜂膠黏貼於破損處;另一種是在破損處以石臘膜(parafilm)貼覆,再以熱熔槍沿着破損處周圍加熱,使石臘膜黏合在蛋殼上;還有一種方式是用市售的人工敷料(Tegaderm Film),具有防水且不透氣特性,可以直接黏貼在破損處非常方便,但單價較高。

動物園表說道,保育員用心地照顧每一顆珍貴的龜蛋,除了用「蛋殼修補技術」來修補破損的蛋之外,日常會定期照蛋」以確定卵中發育的情形,每一隻在細心呵護下順利孵化的龜寶寶,都爲瀕危龜類的族羣帶來新生命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