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變時代,什麼纔是金融巨頭最牢固的護城河?
這兩天,一份榜單的發佈,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 由零壹智庫與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聯合發佈的《2018-2020年全球AI專利排行榜TOP100》,榜單排名裡位列前3的企業讓人感到意外:它們分別是三星、IBM和平安集團。其中,平安集團憑藉9255件專利的絕對優勢,位列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2018-2020年全球AI專利TOP10企業
另外,共有44家中國企業進入榜單中的TOP 100,說中國企業撐起了人工智能專利的半邊天,一點不爲過。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平安。沒想到,唯一擠進前三的中國企業,不是華爲,不是BAT,而是平安。平安,早已不再是大家印象中單純的保險巨頭,在大家仍未察覺之際,平安已悄悄升級進化,成爲一艘馬力全開的金融科技鉅艦。
科技獨角獸的生猛進擊
平安的這場“進化”,並不是一蹴而就。早在2013年,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就在新年致辭中,提出了“科技引領金融”的長久願景。而如今,願景成爲了現實——2017年,平安確立了”金融+科技”雙輪驅動戰略,2018年平安好醫生港交所掛牌上市;2019年,平安將Logo底部的“保險·銀行·投資”更換爲“金融·科技”,同年金融壹賬通登陸紐交所;2020年,平安以1604項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位列全球第一,陸金所亦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細數平安集團科技板塊的獨角獸公司,他們脫胎於平安,成長於市場,各自具有不可複製的優勢與長處。總結下來,“獨角獸們”卻依舊沿襲着從平安血統中來、一脈相承的共同特點——“快、準、狠”:
快,每一隻“獨角獸”成長的速度都是飛快的:
2015年,平安宣佈上線互聯網健康管理產品“平安好醫生”,3年後,平安好醫生登陸港交所,創下2018年以來港股最大規模IPO;
2015年,金融壹賬通成立,4年後金融壹賬通登陸紐交所,目前已是國內領先的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之一;
2016年,陸金所宣佈轉型爲金融產品的開放平臺。4年後,陸金所成功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2016年,平安醫保科技公司成立,2018年市值突破88億美元,成爲國內大醫療健康生態圈最大的獨角獸之一。
可以發現,平安雖然靠保險業務起家,但近年隨着科技力量在金融、醫療生態、智慧城市等場景應用中深化落地,科技輸出價值已然顯現,甚至將成爲平安未來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準,每一隻獨角獸都有它的“精準戰場”:
平安集團旗下的企業,每一家都可謂是把“術業有專攻”幾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金融壹賬通,專注爲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科技賦能;陸金所,滿足全方位的財富管理需求;平安好醫生,打造的是一站式醫療健康生態平臺;平安醫保科技,其獨家研發的智慧醫保系統,在多個城市落地應用。
每個細分領域,都是一片萬億級的大市場。金融投資、科技服務、醫療健康、醫保控費,不同領域之間交叉融合,讓平安的科技創新網絡坐擁足夠豐富的應用場景。
獨角獸相繼出籠的背後,是平安過去十年投入巨大的科研費用。剛剛落幕的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平安聯席CEO陳心穎表示,近十年來,平安集團在科研上累計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未來5年將計劃投入2000億。
平安在科技上的投資,是真的狠。
僅以⾦融壹賬通爲例,2019年度財報顯示,當年營收規模爲23.28億元,而研發費⽤就⾼達11.47億元,佔比49%。
這樣的投資比例,不可謂不驚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金融壹賬通累計申請專利4327件,其中境外專利申請945項,覆蓋了人工智能、區塊鏈、雲、大數據、信息安全等核心技術領域。
AI方面的成績則更加卓越,金融壹賬通旗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Gamma AI Lab,從2018年開始頻頻在世界級的技術比賽上獲得冠軍,截至目前,已經取得九次世界第一的優異成績。
所以說,平安能擠進AI專利排行榜前三,這不是偶然的閃光點,其背後,是久久爲功的科技征途。
金融壹賬通:2020,逆勢成長
2020年,疫情衝擊,乾坤顛倒。很多行業,比如旅遊和交通,幾乎癱瘓了大半年;但對其他一些行業,比如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卻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增長爆發期。
金融壹賬通,也在今年逆勢生長。金融壹賬通的股價,甚至一度從上市發行價格的10美元,飆升7月份的28.8元,受到市場熱捧。當金融機構受疫情影響,線下不便開展業務,這時,銀行間比拼的就是在線服務的功力了。
嗅覺敏銳的金融壹賬通,迅速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窗口。
金融壹賬通看到,疫情期間,銀行與企業之間形成了聯繫的“真空區”,如何在無法面對面的情況下,方便銀行覈定企業資產、尋找客戶;企業如何順利借貸、融資、匹配銀行政策等問題,這個痛點,亟需解決方案。
於是,金融壹賬通迅速上線了“中小企業服務一體化平臺(抗疫版)”,通過智能規劃、智能服務、智能產品和智能運營四大武器,順利連接了銀企兩端進行高效匹配,一舉擊潰了這一難題。
平臺不僅可以通過大數據模型爲銀行預判行業走向、構建企業畫像、評判放貸風險;也可以通過 AI智能幫助企業匹配抗疫金融產品,並馬上直通放款。
今年1月初上線的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正是由金融壹賬通深度參與建設的。截至2020年9月,平臺已接入來自34個政府單位共250項政府數據,對全省1300多萬家中小企業信息進行全面採集,超過350家金融機構在平臺上線逾千款融資產品,平臺累計註冊企業數超過50萬,幫助中小企業累計實現融資金額超過300億元。
不僅如此,爲了解決疫情期間銀行客戶線上與電話諮詢量明顯增加、銀行職員卻因爲疫情控制而不能到崗的問題,金融壹賬通推出了專業的智能客服產品,將壹賬通最大的優勢——AI的作用發揮了出來。
在客戶端,電話會先由人工智能接聽,根據客戶回答處理需求,並精準匹配對應產品,縮短客戶等待時間;在銀行端,則大量簡化日常重複性工作,爲行方提供全流程的智能運營服務。
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金融壹賬通的智能客服產品幫助銀行降低整體運營成本75%,人均產能提升5倍。
在疫情這次大考中,金融壹賬通利用科技創新,逆勢生長,爲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科技纔是最牢固的護城河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遭遇新冠風暴,無數企業病倒如抽絲,亦有衆多新興企業在危中尋機。
傳統巨頭髮現自己的護城河在被逐步蠶食,新入局者看到逆襲機會躍躍欲試。原本看似鐵打不動的銀行業,也不例外。擁有強大科技服務能力的金融壹賬通,自然被衆多中小銀行視爲最依賴的盟友。
在剛剛落幕的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我們就可以明顯嗅到這股不同尋常的氣息——在這個特殊的年頭,各個中小銀行都感到了十足的危機感,同時與即將迎來劇變的興奮感。
在這場頗具影響力的金融論壇上, 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指出,後疫情時代,數字經濟已然逐步成爲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從2006年到2018年,全球銀行業ROE增速從17.4%下降到9.5%,中國銀行業ROE增速從2012年的20.5%下降到2020年的10%,銀行業的綜合價值回報正在持續收窄,站在十字路口,數字化轉型已然是生死之戰。
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
在這條金融科技的賽道上,各大銀行也許會有雄厚的資去購買金融科技的核⼼技術專利、甚⾄⾃⼰孵化⾦融科技初創項目;而中小銀行只有與有硬核實力的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才更有可能實現共贏。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所以說,某種程度上,2020年是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最不容易的一年,卻也是金融科技雲平臺的升級蛻變之年。 厚積薄發的金融壹賬通,成了這條賽道的領跑者。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在論壇上稱:“過去五年裡,金融壹賬通陪伴金融機構走過了數字化轉型的初始階段,也積累了大量的一手經驗。疫情之後,中小銀行延續並加強數字化迭代升級的趨勢已成共識。當前業界正在急速向‘五化’發展,包括端到端轉型、中臺化整合、智能化創新、國產化核心和雲端化基建。爲抓住‘五化’帶來的機遇,金融壹賬通在整合衆多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向‘整車式輸出’升級,爲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科技賦能。”
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
在《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專利排行榜TOP100》榜單中,金融壹賬通以363項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三。而截⾄ 2019年底,壹賬通擁有3707家客戶,是中國所有科技雲服務平臺中,客戶數量最多的企業。
科技本身蘊藏多大的能量,金融壹賬通就能創造多大的價值。變革時代,唯有科技創新,纔是最牢固的護城河!
巴菲特講過:“我們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爲我們關心的是尋找那些我們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礙,而不是去擁有什麼能飛越七英尺的能力。”
在這個時代,科技越能創造奇蹟,我們越要堅守常識:相信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科技護城河是需要日夜壘砌的;相信長期主義,偉大的科技企業必定能爲社會持久地創造價值;相信只要方向正確,堅持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抵達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