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新冠輕症患者的5大營養原則 維持體重很重要

居家新冠輕症患者有5大營養原則建議生病期間每天量體重,並維持目前的體重。(示意圖/Shutterstock)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屢創新高,醫療量能吃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輕症或無症狀者先留在家中,等候公衛人員通知,患者也有可能自行痊癒。但輕症者如何做好自我營養照護,幫助身體早日康復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指出,新冠肺炎常見症狀包括髮燒、咳嗽、呼吸急促,導致身體疲累及食慾降低。由於發燒會加速身體代謝率營養素需求量提高,也會增加體內液體流失導致脫水,所以就算沒有明顯口渴飢餓感,還是要持續進食及補充液體,攝取足夠熱量蛋白質,纔有足夠的免疫力抗病毒

她建議,新冠肺炎患者在營養照顧上可以掌握以下原則:

一、 3大飲食攝取原則

高熱量、高蛋白:病人會增加體內壓力,這時不該過度限制熱量,應該多攝取高營養密度的食物飲品,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對抗體內的能量耗損。

她建議,每天可以多攝取200~250大卡,假設60公斤的成人,平時每日的熱量攝取約1,500~2,000大卡,生病期間因熱量需求增加,可以比平時提高200~250大卡(體重x25~35大卡+200~250大卡)。60公斤健康成人每日則需75~100公克的蛋白質(體重x 1.2~1.5公克)。

飲食上可以選擇堅果種子、酪梨乳酪等油脂來源食物,提高熱量攝取;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則像是大豆製品、魚貝類、雞蛋、各種肉類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等)、蛋白質飲品等。

新冠肺炎患者生病期間要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圖/Shutterstock)

● 少量多餐:這個時期食慾可能會變差,但就算沒有明顯飢餓感,也應每隔2~3小時進食1次,1天大約6餐,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

● 使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適時將口服營養補充品納入日常飲食一部份,在餐間增加營養攝取。尤其不感覺飢餓或對進食感到費力或疲累、無法吃到足夠需要量時,使用口服營養補充品,可以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的熱量、蛋白質及必需營養素。

可以選擇每瓶250~300ml、提供至少250大卡熱量及15~30公克蛋白質的飲品,也可以冷藏取代一般冷飲,選擇不同口味的產品,避免味覺疲乏。

二. 2大液體補充原則

● 維持體內足夠水份,留意是否脫水:當身體脫水時,會出現明顯口渴、發燒、尿液量減少、濃或呈深色口乾、心跳加快、疲累及意識混亂等症狀,這時呼吸系統的分泌物也會變得較濃稠,難以從肺部排出,當肺部無法清除這些分泌物時,就可能導致肺炎。

因此,爲了避免脫水,要攝取足夠水分,以60公斤成人來說,每天需至少補充2,400~2,700cc的液體(體重x40~45cc)。最佳的補充液是具熱量及蛋白質的清流質飲品、口服電解質補充液或運動飲料,可補足身體必需的電解質及礦物質,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感染新冠肺炎要多補充水分,避免身體出現脫水現象。(示意圖/Shutterstock)

● 正確補水,預防脫水:

1.每小時都要補充,至少每15分鐘應補充80~160cc液體,如果無法一次大量喝,建議少量且每隔數分鐘就喝一次。

2.選擇多樣化的流質種類避免味覺疲勞。

3.睡前牀邊擺放水或其他補充液體,確保半夜醒來能夠補充。

4.若出現嘔吐或腹瀉,除了喝水之外,也應該補充口服電解質液,例如某些運動飲料,或者在家也能自制口服電解質補充液:鹽(1/2~3/4茶匙)+果汁(例如蘋果、橘子、葡萄或蔓越莓等)1杯+水(3.5杯)。

如果嗅味覺改變,可以添加一些辛香料增加風味。(示意圖/Shutterstock)

三、味覺或嗅覺改變時的應變方式

1.將食物放冷或放至室溫下,可能會比熱食嚐起來更佳。

2.若食物嚐起來有金屬味,建議使用塑膠餐具盛裝及進食。

3.避免過於甜膩的食物。

4.若飲品喝起來有酸味苦味,可以加入適量糖分調整

5.無味的食物中可以加入天然辛香料,增加風味。

四、維持體重

陳韻婷表示,體重是身體含水量及營養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體重流失顯示體內的液體、脂肪及肌肉量可能都在減少,尤其肌肉量減少會使身體感到虛弱。由於身體重新合成肌肉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預防急性期肌肉量的流失,對於日後的復原相當重要。建議生病期間每天量體重,並維持目前的體重。

五、復原及復健期的營養

當身體逐漸在復原,還是要維持高熱量及高蛋白飲食,並搭配運動,保有抵抗力及減少肌肉流失,都有助於恢復日常活動。

大部分新冠肺炎確診者都屬於輕症或無症狀,未來可能至集中檢疫所或在家隔離,陳韻婷營養師強調,確診者若能多留意營養照顧,將有助於身體的康復,也有助於維持醫療量能不致於崩潰。但她也提醒,如果本身是慢性病患者,營養需求則需依個別情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