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盤活共享的不只車位
原標題:可以盤活共享的不只車位
車子沒地方停,這是許多司機的煩惱。就此問題,北京交通部門改革創新,5年來,全市累計挖掘、提供有償錯時共享車位6萬餘個。這在緩解市民急難愁盼的同時,也爲城市治理提供了啓發。
停車難是大城市的普遍問題。目前,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逾750萬輛,車位缺口更加明顯。老舊小區裡,頻頻上演搶車位大戰,一些人甚至上鎖佔位;大醫院周邊,天天排起汽車長龍,緩慢騰挪導致區域交通堵塞……車位的供需矛盾降低了有車用車的實際體驗,也時而引發矛盾摩擦。
資源緊平衡是現實,如何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成爲關鍵。近些年,基層已經開始了各項探索,特別是今年,政府部門將有償錯時共享停車,納入“每月一題”重點推進、集中“解題”。沿着互通有無的思路,出現了一批成熟經驗。比如,寫字樓等公共場所的停車需求具有明顯的潮汐特徵,與周邊居民能夠形成互配;企事業單位往往建有配套停車場,鼓勵符合條件的“敞開大門”有利於實現共贏。種種案例無不說明,面對棘手難題,辦法總比困難多。
“挖掘”出的6萬餘個車位,雖然不足以完全“解渴”,但至少代表了一個方向。繼續做好資源拓展,關鍵是要減少摩擦係數。這可能是一些單位的安全顧慮,停車超時的誤事隱患,等等。期待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配套機制,持續夯實“停車入位、停車付費、到時就走、違停受罰”的共識,讓限時車位發揮更大效能。
以更大視野來看,停車難只是生活掣肘之一,而類似的共享思路可以靈活運用。當一些市民苦惱鍛鍊場所不足時,學校體育場館能否應開盡開?當一些老人苦惱用餐不便時,社區的空閒場所能否引進餐飲服務?多以整體視角盤點資源、聯通資源,城市生活的便利度一定能夠繼續提升。
隨着社會進步,人們對生活服務的需求水漲船高,而資源終有上限,必須要靠治理能力的優化滿足民之所需。向前一步,舉一反三,因地制宜盤活“沉睡”資源,城市的宜居成色會越來越足。(崔文佳)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