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爭“快”更要爭口碑

據報道,中國郵政全面提速,全國主要城市可享郵件次日達甚至次晨達的極速體驗,六成以上特快專遞實現次晨達;已優化現有郵路400餘條,增加300餘條下行郵路,覆蓋了2000餘縣域,實現1000多個城市間寄遞提速。此消息一出,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好消息不少,除了快遞業務量數據不斷刷新紀錄外,快遞配送速度也不斷加快。2016年我國平均快遞速度是2.4天,而到了去年8月,快遞從發貨到送達平均只需48小時。對快遞企業來說,“快”無疑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因爲快遞速度越快,爲用戶節省時間也就越多。幾乎所有用戶都希望快件能快速送達目的地,以防止途中發生意外,或讓快件及時發揮價值。快遞企業圍繞“快”展開競爭,爭奪用戶創造業績,是人們樂於看到的市場現象

從這個意義上說,郵政快遞全面提速是其主動適應市場競爭的重要體現,有利於增強市場競爭優勢。何況,其在郵路、網點方面一直有優勢,一旦優化、增加郵路,提升運力效率,其市場競爭力提升值得期待。

公衆角度來說,人們期待看到快遞企業求“快”爭“快”,也期待各快遞企業多爭一下口碑,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尤其是在快遞安全與及時賠償、做好配送“最後一公里”等方面。

根據此前相關報道,快件的丟失、損壞問題是用戶投訴的一個“重災區”。與之相關的賠償問題,則是用戶關心的另一痛點問題。這需要完善《郵政法》和快遞相關條例標準,倒逼企業控制丟失損壞率並更好解決賠償問題。同時,每家快遞企業也需要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和服務水平,贏得市場更廣泛認可。

快遞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同樣值得注意。當前,已有一些快遞企業在鄉鎮設點,但進村配送仍難以推進,即便派件送到鄉鎮駐地,鄉鎮自取點會向客戶二次收取費用,由此引發鄉村“最後一公里”取件貴問題。期待快遞企業能把做強鄉村服務作爲增強自身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期待政策層面能對此給予更大鼓勵和引導。此外,部分三四線城市快遞員存在不送貨上門的現象,顯然不符合快遞業相關制度規定,快遞企業對此須加以重視,及時督促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