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廣州 微改造 大進展

‧2020年5月,上海最美書店鍾書閣進駐永慶坊,與老西關文化迎面相遇,恩寧路永慶坊歷史文化街區又一次在社交平臺刷屏。作爲廣州城市更新的知名樣本,永慶坊已爲舊城微改造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複製的路子

‧2017年,六榕街南海縣社區成爲住建部老舊社區微改造試點,2018年6月啓動,2019年8月改造完成。改造後的舊南海縣社區,一方面修舊如舊,一方面配齊現代設施,《大公報報社舊址、陳濟棠公館,古早的咖啡館照相館理髮店福字紅燈籠……現代與傳統巧妙結合,風情萬種。

十年城改歷程,許多廣州市民深有體會漫步街頭不經意就會發現,危舊社區、廢置廠房髒亂村莊,正在一個個消失

‧2019年廣州「三舊』改造共完成69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固定資產投資,約9000個新增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惠及全市42萬戶145萬人。

2017年前後,廣州提出多種創新融資管道方式,如由越秀集團牽頭首次設立了2000億元規模的廣州城市更新基金、由城市更新協會會長單位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達2000億「廣州城市更新暨產業轉型升級基金」等。

全面改造項目以引入市場資金爲主,如海珠區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項目中,廣州市政府就引進了央企進行運營改造。

新一輪城市更新中,廣州正在創新地試行「異地平衡」政策,爲老舊社區微改造和歷史街區改造注入社會資本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