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日月光能否搶親成功? 矽品股東會見真章

紅潮壓境,我國半導體龍頭三角爭議未解。矽品執意與鴻海相戀卻遭日月光霸氣搶親,矽品股東面臨抉擇,「鴻矽戀」能否修成正果將於十月十五日股東會見分曉。

文.方惠萱

紅色供應鏈已經是國安問題行政院上週於院會中表示,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已經不單單是產業的問題,外界也認爲,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應該更團結,除了對抗紅色供應鏈之外,也要對抗韓國與國際半導體產業的侵略。

不過,正當臺灣產業共商團結的時候國內大業者矽品(2325)、鴻海(2317)、日月光(2311)卻爆出併購爭議,並且經過一個多月,三方仍無具體共識。

國際半導體產業吹起整並風,垂直整合抑或水平整併成爲當前產業難解的習題,日月光併購矽品,爲水平併購,不過鴻海半路殺出,認爲跟矽品垂直合作,才能爲矽品、鴻海創造最大效益。夾在其中的矽品董事長林文伯面臨抉擇,而十月十五日即將召開的矽品臨時股東會,表決結果將決定「鴻矽戀」是否能夠開花結果

矽品、鴻海、日月光陷三角習題

臺灣股市八月面臨股災,就在科技大廠股價持續走低的時刻,矽品發表重大訊息,表示收到日月光的併購消息,過去習慣在臺面下進行的併購談判瞬間被搬上臺面,也爲臺灣半導體龍頭的併購戰開了第一槍。

一直認爲日月光爲惡意併購的矽品,第一時間選擇與鴻海結盟,進行供應鏈的垂直整並與換股,不過日月光並未善罷甘休,接連收購日月光股份,完成二五%股權收購,更因爲利益衝突,公開表示反對鴻海與矽品換股。

由於矽品較傾向與鴻海進行供應鏈垂直合作,遂呼籲所有股東踊躍參與臨時股東會,針對所有議案投下贊成票以利與鴻海的策略聯盟和股份交換之進行。日月光與矽品在股東會前各自攻防,在維護企業自身利益角度上各持己見,由於戰線延長到矽品的股東會上,矽品與日月光的戰爭也逐漸白熱化,除了打資金戰之外,更打股東爭奪戰。

由於林文伯原來持有矽品股份不多,爲了保護矽品並捍衛經營權,已砸下新臺幣十億元收購自家股票。市場估計,矽品經營團隊與周邊友好人士買回矽品股票已超過五萬張,等同砸下約二十億元,讓矽品派總持股拉高至15%。

鴻矽戀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臨時股東會的股東決議,而因日月光無投票權,林文伯也無具體權力可以定奪,是故矽品、日月光雙方多次發表公開信給各自股東,希望掌握股東會上的「籌碼」,在股東會前上演股東爭奪戰。

外界分析,日月光在九月底完成矽品股權收購之後,就可以在2017年矽品下次改選董監的時候,透過公開徵求委託書的方式,角逐矽品董監事席次,進入董事會。所以無論對哪一方而言,十月十五日登場的臨時股東會,將會是重要的一戰。

紅潮壓境刺激企業併購

談起併購趨勢,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指出,最近國際併購市場非常活躍,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的公司都一樣,「主要是因爲中國大陸的影響,中國半導體產業不斷地併購,牽動半導體產業」。

黃齊元認爲,臺灣半導體廠的併購通常有四種可能性,第一就是提升產業鏈價值層次,如2012年聯發科(2454)併購晨星,爲了打造生態系,就會進行同業整合;第二,是以海外併購拓展全球佈局,如同數控工具機制造龍頭友嘉,併購德國MAG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整廠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第三,是產業水平或是垂直整合,如這次矽品、日月光與鴻海的爭議;最後,則是兩岸企業進行產業合作。黃齊元說,兩岸企業企業整並相當重要,「雖然有紅色供應鏈,但是未來是一個競合時代,既競爭又合作,有的時候不是隻有擋在外面,也要做一個合作的夥伴」。

從策略角度來看,同業彼此整合,如同日月光跟矽品的併購案,這類併購創造的效益相當有限。至於被外資整合,黃齊元表示:「這不是不可能,但外國企業有興趣的是中國企業,臺灣對其來說反而是次要」。而針對臺灣併購環境的困難,黃齊元分析,最好的併購時間已經過去,而且「很多老闆還是太在意價格,但是我們正面臨臺灣價值崩壞的時代。」他呼籲企業應該要從價值思考,不要只在乎價格。

臺灣亟需產業橫向整合

回頭觀察這起三方併購的爭議,站在矽品的角度,當然是與鴻海合作較爲有利,不過三方合作,牽扯到臺灣產業垂直跟水平整合的問題。從國家制高點觀察,若希望臺灣封測產業能夠保有全球第一優勢的思考出發,臺經院產業研究員劉佩真認爲,矽品應該優先選擇與日月光橫向整並。 劉佩真指出:「臺灣的封測行業已經來到需要橫向整合的情況,臺灣產業面臨庫存調整危機,這個時刻更需要橫向的整合,特別是在產品、技術以及經營策略上。日月光跟矽品如果全面進行合作,可以減少業內競爭壓力,纔有可能抵抗外部需求低落的情形。」簡單來說,如果併購目的是要對抗外侮,矽品應當選擇日月光。

至於日月光爲何併購意志強烈,劉佩真認爲:「現在好像橫向整合部分比較高,因爲紅色供應鏈的威脅,雖然短期內的衝擊是以二線廠商爲主,但是這個壓力應該很快就會蔓延到一線的封測廠商,特別是去年中國半導體廠商長電科技併購全球第四大封測廠星科金朋,未來就有可能挑戰全球第三大廠商—矽品的地位。」(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788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