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賠14年來首次裝監視器 誠實商店老闆抓到賊心好痛

圖文/鏡週刊去年底,頗富盛名的臺中楓樹社區誠實商店遭竊,監視器拍到2名成年男子偷東西。負責人鳳英氣壞了,忍不住公佈偷竊影片,號召全民抓賊,更在受訪時痛斥:「你(竊賊)真的不如4歲小孩,爲什麼我們一直在強調教養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有人這樣……我是不是姑息養奸?!」

原來,看似單純的抓賊故事,背後是一個地方媽媽對社區強大的愛。58歲的江鳳英年輕時嫁進楓樹裡,看不下去外人對楓樹裡的批評,她決心投入社區再造,甚至曾代表非營利組織到聯合國分享經驗。14年來,誠實商店是社區引以爲傲的地標,只是這一次,誠實還是缺貨了。

2017年11月29日,臺中市南屯區楓樹裡的誠實商店在臉書發文〈誠實商店拍到小偷〉,「是你的小孩嗎?是你的男朋友嗎?是你的鄰居嗎?你看過他嗎?……今天的答案,不是小朋友、不是學生……」影片拍到2名成年男子一前一後進入誠實商店,四處張望後偷走賀卡咖啡與環保肥皂就離開,其中一人還攀過櫃檯,試圖撬開錢桶。

拍到小偷了!小小的莊頭熱鬧起來,婆婆媽媽化身偵探,警察也到場蒐證。14年來,誠實商店第一次裝上監視器。沒想到,監視器上午10點才裝好,下午2點就拍到竊賊。誠實商店負責人是臺中市楓樹腳文化創會理事長江鳳英,憶及事發當天,眼前優雅的歐巴桑激動起來:「我真的很生氣欸!沒想到,出事的是大人,還拍到2只,好恐怖喔!」

結果呢?江鳳英說:「當天下午就拆掉了啊。因爲我們一直跟別人講,我們沒有裝監視器,結果我們偷偷摸摸做了一件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就是裝監視器,這是很不誠實的!」

58歲的江鳳英嗓門大、腳步快,說話時像機關槍霹靂啪啦的。快步走在楓樹裡,看見路邊的廢棄沙發,她火速拍照、記錄地址,馬上發送照片拜託清潔隊來收,嘴裡還唸叨:「是誰亂丟在這裡……」繞到社區宮廟,江鳳英從神明像到垃圾桶都如數家珍,她曾任十年的國小代課老師,參與過人本教育基金會、主婦聯盟等組織工作,開過補習班,也選過里長,是楓樹裡有名的「江老師」。

楓樹裡位於臺中市南屯區,緊鄰烏日,屬於半農業型態社區,過去是都市邊陲,高鐵開通後,成爲都市入口。根據史料,「下楓樹腳」地名最早出現於1736年,算一算,社區歷史超過280年。1993年起,江鳳英與志工們積極展開社區再造,她們將楓葉意象嵌進楓樹裡,水溝蓋、指北針、河邊護欄等,都可看見片片楓葉,並利用回鍋油做環保肥皂,希望減少清潔劑造成的水源污染。

誠實商店則是楓樹裡的座標,上網google楓樹社區,第一個關鍵字便是誠實商店。2004年3月20日,317槍擊案隔天,江鳳英眼見總統選舉鬧成這樣,古厝咖啡(誠實商店前身)開張,邀請里民來喝和解咖啡,還有藝術家主動製作招牌,裡頭商品都有標價,顧客拿了自己付錢,但這裡賣的不是商品,而是「誠實消費」的經驗,地方人稱「老實店」。

14年來,誠實商店成爲品德教育的教室,鄰近的鎮平國小與附設幼兒園經常造訪,遊客也按圖索驥,有人遠從新加坡、馬來西亞而來,還有人一時沒錢付,事後寄掛號信補付錢。但誠實商店幾乎年年賠本,曾整天收不到100元,連10萬元的咖啡機也不翼而飛。去年底更加嚴重,整鍋茶葉蛋、整包牛軋糖不見蹤影,志工嚷嚷要裝監視器,搞清楚到底是誰不誠實,江鳳英才勉爲其難同意。

那也是第一次,江鳳英真實看見竊案過程。

當下心情如何?她仍是大剌剌:「吼!沒想到真的拍到,才裝幾個小時。」她嘻嘻哈哈說起鄰居與警察如何合力抓賊,像是一場喜劇。但女兒林瑩茹說,當天母女倆一起看着監視器裡的竊案發生,「當下,媽媽是沉默的,我感覺她很痛心。」也是同一天上午,江鳳英剛歡歡喜喜接待幼兒園來訪,對孩子說着誠實的重要性,下午就拍到成年人偷竊,其中一人還是體面的上班族。

江鳳英在豐原街裡家族出生,26歲時從豐原嫁到楓樹裡,她原是小學代課老師,女兒出生後,婆婆生病,她辭職回家。但江鳳英還是喜歡當老師,她開辦補習班,騎着機車就在社區裡繞來繞去做「家庭訪問」,想了解孩子們來自哪些地方。有時看孩子家裡不夠整潔,還雞婆跟家長說上兩句:「囡仔讀冊的地方,要弄乾淨。」

1990年,她在自家門口做起圖書巡迴車,號召大人帶孩子來看書。1993年,楓樹裡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她是第一任總幹事,她和志工全心投入社區再造工作。彼時,社造還是個新鮮的名詞,說穿了,江鳳英起初也不知道什麼是社造,她只記得自己開補習班時,屋主爸爸聽聞她來自楓樹裡,竟是滿臉鄙夷:「蛤?妳們住楓樹腳喔,那裡是賭博莊、垃圾莊欸!」

「我好不服氣,我是地方上的江老師,開補習班時,祝賀花圈從街頭排到街尾,地方名望都出席。你們憑什麼這樣說我住的社區?」先生林森圳的家族過去務農,後成爲楓樹裡的大家族,江鳳英是大家族的媳婦,即使長輩勸她不要多事,她仍堅持深入社區,這裡看看、那邊管管,才發現許多巷弄混雜髒亂,「我不能只管小孩了,因爲髒亂是大人造成的,我希望社區擺脫惡名。」

一個女人,又是大家族媳婦,在觀念傳統的社區中,這簡直是顛三倒四了。起初,見她穿梭社區「指導」,有人不以爲然嘲諷:「不過是田僑仔的媳婦!」言下之意,就是有錢閒着沒事幹吧。她見公共空間被報廢車子擋住,想去處理,也被人恫嚇:「妳欠打是不是?!」江鳳英個性也剽悍,彷彿字典寫着「沒在怕」,對方再兇悍,她也不甘示弱,義正辭嚴糾正回去。

但剛強的個性下,包藏的是顆溫暖的心。長年跟着江鳳英的志工江美鋆也是外地嫁來的媳婦,家裡務農,她早年經常清晨給農人送飯,「清晨六點,就看到江老師大街小巷在掃地。我想說幹嘛呢?人家都想多睡一會兒,就她大清早在掃地,掃的還是不是她家門口。」有天她上前攀談,自此成爲江鳳英的最佳後盾,只要一通電話,她有空就伸出援手。

江美鋆也是農村婦女覺醒的縮影,問她爲何想投入社區服務?「當妳是個農村婦女時,其實沒有未來的方向,好像把家顧好就好,但妳永遠就是個村婦了。雖然我書沒有讀很多,可我不想只當個村婦啊!我也想進階,有自己的生活圈。」如今,她當了十多年義工,到處巡講環保肥皂製程,自家也成爲農村體驗餐廳,保留住一點古早時期的楓樹腳模樣

2005年,楓樹社區獲選爲觀光局魅力社區,社造故事也被寫進文建會(現文化部)的紀錄書中。就連誠實商店開張,起因也是歐巴桑的雞婆個性。最初,巷弄交界處的歇業商店被裝釘成難看的鐵皮屋,江鳳英看不下去,急匆匆地自掏腰包租下空間拆掉鐵皮,號召居民參與,才露出如今的古厝模樣,「鐵皮屋被打開的一瞬間,我看見一扇好美麗的木門,當下就覺得值得了。」

14年來,誠實商店沒有老闆與店員,也沒有監視器,鄰居就是電眼,有時騎車經過、有時散步經過,就幫忙看店也擦擦桌子。有一年,鄰居阿姨抓到4個國中生冰棒,其中一個是村裡的孩子,爸爸當場氣壞了,媽媽則羞愧到差點喝農藥自殺。另外3個孩子,在江鳳英盤問下,才知個個來自失能家庭,有孩子的爸媽因吸毒入獄,有孩子則是來自家暴家庭,動輒被鐵條抽打。

都是讓她心痛的故事,因此即便虧損,她們仍堅持着誠實商店不倒,除了颱風,幾乎全年無休。去年開始,連兒子也加入,每月捐一萬元給老媽開店。「前年吧,過年前又忙又冷又遭小偷,我很灰心,想把店關了。結果先生一早跟我說:『老婆,妳再去把門開了吧。現在經濟不景氣,誠實商店還滿管用的。』我纔想到,對喔,不然很多單親家庭要帶孩子去哪裡玩?」

江鳳英想守住的,是以人爲本的社區。但時間忽忽過去,近年來,楓樹社區地貌已有極大改變,華廈一棟棟進駐,古厝一間間消失。上個月,江鳳英領着我們參觀社區,鋪設片片楓葉的道路半途被水泥遮蓋,原本熱鬧的四合院咖啡館大門深鎖,再擡頭遠望,十多層的大樓突兀地劃開天際線。再往墓地去,還葬着社區長輩的墳上,已掛上敬請遷移啓示。

就連先生家族的起家厝老地,去年也在家族決議下轉手建商,今年就要蓋新屋。攝影記者請江鳳英走進正在養地的波斯菊花海,她小心翼翼,對着空地比劃着:這裡是公公的田,身旁是環保肥皂工作室,那裡是老家廂房,當年的少女江鳳英就是從豐原嫁到這裡。撫摸着先生兒時種下的大樹,如今枝葉茂密,她的眼淚撲簌簌落下,過去她在自家廚房就能看見這樹,但未來想是很難再看到了。

我想起耙梳資料時看到的一則新聞〈這裡什麼都有 農田古厝豪墅工廠〉,報導文字寫着「在南屯區的楓樹裡,遺世獨立的半農業型態,則顯得相當珍貴少見,生活圈同時有着古厝、農田、豪墅、農地工廠,不同時期開發的土地,表面和諧共存共生,爲臺中市區少見景緻……」後面接續地產仲介的讚揚,「區域生活步調更有別於快速開發的市中心,格外樸實鄉土,吸引偏好休閒的購屋族羣駐足。」

很失望吧?她含淚笑了,沒有說話。那一刻,她似乎回到那個田僑仔的媳婦,但不是盛氣凌人的媳婦,而是無能爲力的媳婦。從少女江鳳英到阿嬤江鳳英,她守護着的還是誠實商店,裡頭賣着環保肥皂、環保清潔劑、當地產的蔴芛牛軋糖與冰棒……遠遠地聽見幼兒園小朋友來了,江鳳英急急收起剝到一半的橘子,揮手呼喊我們:「快點快點,我們要躲起來,誠實商店沒有老闆!」

更多鏡週刊報導【誠實商店番外篇】誠實也有聲音【誠實商店番外篇】地方媽媽的愛與哀愁【誠實商店之一】婆媽化身偵探抓小偷 罵他不如4歲小孩【誠實商店之二】不甘心被叫賭博莊 歐巴桑展現雞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