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QE結束前 美高收多頭仍強勢

看好經濟展望改善,美國聯準會調高通預估,並暗示升息時機可能提前一年至2023年。(示意圖/Shutterstock)

隨着經濟展望持續看升,美國聯準會(Fed)在本次FOMC會議中大幅調高通膨預估,並暗示升息時程恐將提前至2023年。法人認爲,隨着Fed釋出鷹派訊息,未來將進入「利率爲王」的時代,配合美國景氣明顯揚升,美高收的多頭表現依然可期,且根據前次Fed縮減購債規模經驗,美高收多頭續航力甚至維持至QE正式結束。

美國聯準會縮減QE規模及升息,對於美國高收債有何影響?PGIM保德信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世民指出,根據Bloomberg資料(2013/01~2014/10)顯示,2013年4月FOMC會議記錄暗示將縮減購債規模,雖然帶動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但美高收表現也同步揚升,直至5月下旬時任Fed主席柏南克意外宣告QE將退場,引發全球股「縮減恐慌」,美公債殖利率由5月下旬至12月正式宣佈縮減購債期間,大幅攀升100bps,反觀美高收僅出現短暫修正後持續走高,同期間上漲1.6%,顯示其抗震特性

張世民進一步說明,2014年起,Fed正式啓動循序縮減購債金額,同時維持利率不變,市場對此反應樂觀,且自宣佈縮減QE至QE完全退場這時間,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行56bps,同期間美高收持續受惠經濟復甦動能低利環境,不跌反漲5%。

資料來源:Bloomberg,保德信投信整理,2013/01~2014/10。

由於看好美國經濟展望,本次Fed提前升息預期,張世民指出,Bloomberg資料(2021/06/17)顯示,2021年美國GDP成長率有望達到7%,對於今年的通膨預估值也大幅上修至3.4%,本來就有利於美國高收益債搭上這波經濟成長列車,加上前次市場對於升息的恐慌,主要來自於Fed未充分與市場溝通,有了前車之鑑,本次Fed將逐步釋放縮減購債訊息,讓市場能夠充分消化,且Fed主席鮑爾也指出,縮減QE的時間依舊相當遠,仍須看經濟數據而定,並承諾貨幣政策目前仍將保持寬鬆。

另一方面,張世民表示,無論升息與否,就過去歷史經驗,利率持平期間美高收平均年化報酬率達9.9%,即使Fed正式啓動升息,美高收在升息期間仍有7.6%的平均年化報酬,反映出即使面對QE退場議題將持續影響下半年債市投資,美高收因爲具備高債息及低存續期優勢,又能充分反映美國景氣成長趨勢,成爲債市佈局的首選管道。(資料來源:Bloomberg,保德信投信整理,1998/01/01~2021/02/26;美高收採彭博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公司債指數。)

再者,張世民說明,美國高收益債券相較全高收、歐高收更有優勢,是因爲美高收債的整體資產規模最大,市值高達1.6兆美元水準,佔所有高收益債券規模超過五成,不僅產業選擇更爲多元,流動性無虞建議投資人挑選產業佈局多元分散的美高收債基金,廣納非核心消費能源通訊金融等,全面性參與美國景氣成長契機。(資料來源:Bloomberg,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