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網友說》大陸年輕人「精緻窮」

激美長腿靴聯名微笑潮牌紀念系列 有愛傳遞多元正能量(圖/品牌提供)

年輕人花大錢小錢的矛盾消費觀,近日上了對岸微博熱搜。90後、95後不惜大手筆買絕版球鞋、奢侈美妝、服裝,但另一方面又熱衷拼單、拼購,就爲了省下幾塊錢物流配送費。也有人用「精緻窮」來形容年輕消費者

省錢名牌,這樣的行爲在老一輩眼中,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認爲年輕人活得太糾結。但對岸年輕人可不這麼認爲,網友說,對自己喜歡的樂於掏錢,意義不大的能省則省,「喜歡就買準沒錯,確保理智消費,量力而行就可以。」

至於流行趨勢,往往是商家、品牌爲了銷售而創造出來的,亦即「被誘導審美」,對岸年輕人也很明白這一點,但這不妨礙他們「爲了爽」而消費,也就是說,年輕人的消費,越來越以個人主觀滿意爲主。他們「不愛喝酒,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並不好喝」,他們「反對快餐的原因主要是它們越來越難吃,而不是不健康」。

一款針對年輕人的商品,CP值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讓他們覺得「爽」,覺得「想要」。因此,「花大錢省小錢」並不矛盾,有網友解釋,買奢侈品,是爲了「活動比別人高級」而爽;「拼單」「拼購」「滿減」「打折」之類,是爲了「活得比別人精明」而爽。

也有人認爲,第一,90後是溫飽不愁的一代,不管多貴,只要喜歡總會想方設法得到,所以極度省錢是「爲所愛買單」的基礎

第二,商品的社交價值被放大,運用商品擴大自己所屬的社羣的社交影響圈,「砍價蓋樓」、拼單、借號等往往也是團體合作

其實願意花錢買名牌,也會拼單拼購省荷包,這在臺灣人看來很稀鬆平常,莫說年輕人,四五十歲的臺灣中年人多數也是這樣成長過來的,說到底,是整個社會經濟提升而形成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