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能源水 推動資源永續循環

臺灣大學環工所昨天召開「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會中邀請學者討論如何因應未來的糧食能源、水等缺乏的危機。(林良齊攝)

臺灣大學環工所7日召開「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邀請學者討論如何因應未來的糧食、能源、水等缺乏的危機,會中學者表示,當這3個資源,某一個資源缺乏時,所有的資源就會往那方面集中,可能會導致另2方面更爲缺乏。

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致詞時說,科技部努力的方向之一正是永續;永續不是與物理化學一樣的學門概念,是要用平臺的想法,今年2月起也與NGO合作,希望用半官方方式推動。

臺大環工所教授駱尚廉表示,聯合國預估,2030年需要比現在多30%的水、45%的能源、50%的糧食,但如果部分區域水資源不足,想利用更多的再生水,卻可能要耗費更多的能源,這3個資源應一併考量

經濟部能源局組長莊銘池綜合座談時指出,能源是延伸性需求,要滿足各產業民生服務業,要維持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但能源不只足夠,還要注意對環境影響;經濟部水利署組長郭純伶說,水與糧食的關係是很重要的議題能源建設也要冷卻用水,水利署近期也在構思50年水資源永續的計劃

環保署環管處副處長黃偉鳴說,近年氣候變遷大家越來越重視,目前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啓動修法,並擬增設「調適」專章,發揮整合的效果

餘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餘範英說,希望未來環資部成立時一定要成立研究部門,並有各種資料變化,讓各部門知道如何調適,並把價值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