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逾3成違規 全教總:提高準公幼門檻

準公幼六年 幼教品質提升了嗎 製表/生活文教中心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任行政院長時,力推「準公共幼兒園」,把私立幼兒園納入補助範圍,然而準公幼推出六年來,頻傳負面新聞,包括不當管教、違反師生比、學費超收等,甚至還有園所一犯再犯,卻因有限期改善,仍被列爲準公幼。

今年八月準公幼將全面重新申請,全教總表示,統計六都準公幼違規達三分之一,呼籲新的簽約辦法應提高門檻、嚴格監督,包括三年內無裁罰紀錄才能加入、不得拒收弱勢幼兒、限期兩次未改善即解約、合約期間若違法三年不得再申請、違反相關法規應返還設施設備補助費用等。

八月重申請 被指監督寬鬆

準公幼政策推出六年,每三年爲一期,今年八月將邁入第三期。全教總幼委會副主委陳韻如表示,依照兒福聯盟統計,六都每三間準公幼就有一間有違規事件,政府無論是在申請門檻、監督方面都很寬鬆。

陳韻如舉例,有一間私立幼兒園二○一九年時,因違反師生比,被裁罰停止招生一年,但兩年後竟可成功申請爲準公幼,隨後又因超收費用、未幫孩子辦理團險違規,但因有限期改善,該園目前仍列爲準公幼。

「領補助 不應拒特教生」

陳韻如也提到,很多準公幼向家長表示,因園所資源不夠、老師能力不足,希望特殊孩子去別的學校讀書。但這學年開始,教育部已給準公幼不少資源,如一班有兩位特殊生,每週就給四小時特教老師協助,如果有身障中度生則給六小時,資源已提高,準公幼不得再拒收。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準公幼參與辦法過於寬鬆、容易申請,導致本來就品質不佳招生困難的幼兒園,透過領取政府補助繼續生存,最後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危害優質的私立幼兒園。

全教總幼委會副主委楊麓潔表示,現行法令第十九條未落實薪資機制,有限期改善三次的空間,更無任何準公幼裁罰機制。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政府當初信誓旦旦要提供平價優質的幼兒教育,但現在準公幼違規率高,政府不該衝量,而該提高門檻、嚴格監督,提供真正優質的幼兒教育品質。

教育部表示,現正研修準公共機制第三期程相關合作要件,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並依據各地方政府執行情形,滾動調整申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