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19封給「美君」的信 8成5大陸讀者擠爆香港書展

▲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圖/記者周宸亙攝)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知名作家龍應臺22日出席香港書展《天長地久》讀書會開講,主會場及兩側廳計3000人擠爆現場,是香港國際書展作家見面會的最高人數。會中的一句話「相聚是片刻,告別是常態」近日在香港成了流行語,龍應臺表示「你必須把你的片刻,當作天長地久。」書中的19封信,娓娓道出她與母親間的跨代凝視。

香港會展中心辦的香港國際書展,22日現場擠進上千人,等的正是臺灣名作家龍應臺到來,她在展中爲新書《天長地久》讀書會開講。其實每年香港書展都會舉辦名作家講談,龍應臺之前的兩場講座場場爆滿,今年更勝以往,書展開幕前網站報名人數就超過3,500人,廠商趕緊下令截止網站報名,直言「香港書展已沒那麼大的場地。」

龍應臺22日也在臉書爲文表示,「今天在場的讀者,85%三十歲以下,85%是大陸讀者。大陸讀者分兩種,一種是本來就在香港生活多年的香港人,一種是特別爲了今天的讀書會跨境而來的大陸人,很多人帶着行李進場。」

不少人拖着行李,從大陸來參加讀書會開講,就是爲了聽龍應臺講述她和她母親的故事,龍應臺向會展場內3000名讀者說:「你必須把你的片刻,當作天長地久。」龍應臺的母親患有失智症,她寫了19封「給美君的信」,就是要留住兩人的時光

龍應臺3年前辭去文化部長一職後仍住在臺北,一年前她想改變多年來兩個星期回去探望母親一次的習慣心裡有股聲音不斷浮現「原來每兩週一次看她,只是一種假動作。」於是她將哥哥閒置的6樓空下來,搬回了屏東,在她對母親更多的瞭解後,催生了《天長地久》一書,書中收錄了她寫給母親應美君的19封信。

美君其實是龍應臺母親的名字,但龍應臺認爲每個人的家裡都有一個「美君」。龍應臺表示,她對於上一代一直有着很深的疼惜,雖然母親已經因爲失智不認得她,但她堅持把屬於母親的歷史記錄下來。

三十多年前出版了《野火集》,龍應臺以野火燎原之姿,燃動整個社會,後續著作激情理想青春走到了平淡真實、以家庭爲重的生命階段,催生了《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道出爲人父母教養體悟;2008年出版的《目送》收錄了龍應臺以相機在臺港中各地所捕捉的人生風景散文,其中一句「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最讓人揪心。

龍應臺新書《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4月纔剛出版預購就造成轟動,書中竟自曝「到大賣場買按摩棒」的經歷,還由2個兒子當成笑談來講,最後將買到壞掉的按摩棒拿回去賣場「想看看店員反應」,笑翻一堆人,直呼龍應臺懂得「正視中老年人情慾需求,其實滿好的。」

龍應臺表示,這次新作《天長地久》最希望能給20歲的讀者看,如果她20歲時能有人寫一本書給她看,她人生後來的抉擇會帶着更高的自覺,會多想一點。她也提到,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拋下手中一切回去陪伴父母,但起碼要有一種覺悟,「相處是片刻,告別是常態」,對時間的流逝、短暫的相處要有意識及覺務。她甚至鼓勵年輕人:「回到家裡,給你們家的美君,做一個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