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走3階就喘、講話咳不停 我有肺阻塞嗎?1分鐘就能測

樓梯走3階就喘、講話咳不停,我有肺阻塞嗎?1分鐘就能測。(圖/公關提供,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煙齡高達35年的何先生,7年前就開始喘不停、咳不止,前往診所被誤診爲支氣管擴張,斷斷續續治療2年後,病況日益嚴重。當時的他,階梯連走3階都走不了,更喘不停、講話講沒3句就咳不止、洗澡動作稍大就咳到冒冷汗,連呼吸都覺得累。就醫檢查後才確認爲肺阻塞,疾病已達中重度

肺阻塞是慢性發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致病因子包括長期吸菸、空氣污染、職場危害暴露、感染、遺傳老化等。臺灣40歲以上成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 ,患中重度肺阻塞患者佔5.4%(約64萬),而實際接受治療者不達4成 ,還有40萬人並未接受治療,顯示國人對於肺阻塞的認知及影響嚴重性仍十分不足。

▲臺灣胸腔重症加護醫學會舉辦肺阻塞衛教記者會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餘忠仁理事長指出,肺阻塞的早期表徵如晨間咳嗽、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易與氣喘、感冒混淆,且患者多半在40歲後才逐漸出現症狀,往往被歸因於老化所致。多數人甚至走沒兩步,爬沒三階就喘不停,仍未覺察不對勁。

日前,醫學會針對肺阻塞患者進行門診問卷調查發現,超過3成以上患者因爲喘、咳、痰等問題有「登階恐懼症」。嚴重度若達中重度以上的患者,1分鐘的平均登階數更不及20階,比健康人少了70階以上 。

▲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肺阻塞,只要爬樓梯1分鐘就能測。

爲提升民衆病識感,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發展「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量表」,首度打造全臺北中南肺阻塞風險評估衛教山,融合臨牀診間6分鐘步行檢測(6MWD)與爬樓梯測試(SCT),並以民衆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場域如:階梯、登山步道爲主,落實風險評估生活化,讓民衆隨時隨地都能邊爬邊做進行自我健康的檢視。

今(27)日登肺阻塞第一場衛教山在臺北象山揭開序幕。餘忠仁強調,民衆可透過登階來評估自身肺部健康,只要一分鐘能登50~80階,就屬於低度風險族羣;30~50階,則爲中度風險族羣。若只能爬30~50階的民衆要小心了,可能是高度風險族羣,應盡到醫院接受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