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短線休養生息 讓牛市延續更久

中國A股行情自春節後一直走的跌跌撞撞,3月下旬以來雖有短暫的反彈行情,但整體而言走勢仍在區間震盪整理,成交狀況也明顯萎縮,投資人對追高興趣缺缺,對此時指數是否已在相對底部也是心有存疑,大盤缺乏方向性,處於暫時原地打轉的盤整窘境

現階段分析主要影響市場大局走向的關鍵因素筆者認爲有二:一是在貨幣政策上對於流動性邊際收緊的疑慮,影響投資人進場意願;二則是就行政中國政府的市場監管力道似有趨嚴的情況,這兩個訊號對敏感的中國A股投資人來說,都有一定的殺傷力

首先就流動性的層面而言,3月份M2年增率爲9.4%,已降至二位數以內的增幅,相較2020年的水準呈現趨勢性的下滑。此外,政府專項債券與企業債的發行上,也較同期少了一些,非標融資的部分亦未有起色。

當然,2020年爲因應疫情快速爆發所採取的一些緊急措施,2021年確有逐漸退場的需要,但就筆者觀察,似乎在想法上,對於目前國內外金融市場潛伏的不確定風險因素,中國人民銀行希望能超前部署預留子彈,提前做出一些準備。當然中國經濟在過去展現的韌性,讓決策單位能更有信心的逐步退出一些干擾市場機制的行爲,但顯而易見的是對股市而言確有一定的副作用

再談到行政監管的層面,近期屢屢浮上臺面的議題便是針對網路平臺反壟斷調查,阿里巴巴首當其衝,預計要繳天價罰款。而針對其他平臺的調查、宣示與指導也是層出不窮,尤其在網路金融的監管上也有出現明顯的收緊。

此外,針對房地產打壓的動作也是不間斷。房貸的發放與利率控管,針對地方政府供地標的限制,對房企銷售行爲與代收修繕資金等方面均加強了規範,持續在打壓不可容許的炒房行爲。再說到近期碳中和的議題,中國政府明確指出在此方向上將展開新一輪的供給側改革,在舊有環保與綠能的議題上,再加強了對許多傳統產業加速改革的決心。

整體而言,現階段中國政府的施政思維似乎更強調所謂「質」的轉變而非「量」的提升,在西方世界還在用大水漫灌印鈔解救經濟的同時,中國則在加速自身經濟結構的內部改革,放棄風光的成長數字轉而在基本功上努力做文章

當然就資本市場的角度,現階段的負面反應是可理解的,但就長線佈局的角度上,目前正好可看作是前兩年股市好表現後的一箇中繼休息站。由於方向大致正確,待籌碼沉澱後,市場已有了休養生息的空間,反而能將牛市做更長的延續,現在過度糾結於指數的波動反而會失去對全局的正確判斷。

就現階段的選股方向上來說,有幾個亮點可供關注。其一是從近期芯片電子元件全球缺貨脈絡上去思考,雖然中國產業鏈整體相較臺灣受惠程度較低,但在個別領域仍有不錯的標的,近期在面板、被動元件、低階芯片等類股上有亮眼財報與展望陸續出現。

此外,隨着外出活動的解封下,航空、旅遊、景區或是餐飲等類股,基本面均有望在疫苗普及正常化,相較之下評價仍在相對合理的區間位置。3月份中國PPI上升至4.4%,雖然CPI仍在低位水準,但原物料價格整體性的上揚仍可在PPI的明顯變化得到印證。

雖然多數政府與央行對於控制通膨信心滿滿,不過,無礙我們投資上持續關注資源類股的走勢。由於歐美經濟復甦的腳步加快,加上物流貨運的不順暢,因此能持續漲價的品種在目前仍不失爲有潛力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