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港股短期震盪偏穩 阻力於50日線

克拉裡達表示,聯準會很可能在11月的議息會議後,公佈縮減買債計劃,預計2022年中便會完成。

另一方面,9月議息會議紀錄顯示,預料聯準會將會由11月中或12月中開始,縮減買債計劃的行動,預期市場未來焦點將轉向升息時間表。

美國通膨不斷升溫。克拉裡達表示,通膨高於預期的風險上升,但重申目前通膨飆升屬於暫時性的。然而,紐約聯儲銀行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消費者的一年後通膨預測平均值升至5.3%;數據是自八年前有紀錄以來最高。此外,美國9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漲5.4%,9月平均時薪按月增長維持0.6%或按年升4.6%。數據顯示美國通膨壓力不容低估。

IMF近日下調美國2021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先估計的7%,下調1個百分點至6%,主要是假設美國國會將大幅縮小總統拜登提出的十年4兆美元基建和社會支出計劃。另外,IMF亦將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下調0.1個百分點至8%,但歐元區則上修0.4個百分點至5%。IMF上調對通膨的預期,並希望政策制定者做好準備。總結以上因素,預期停滯性通膨是投資者短期內的關注焦點。

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供應鏈問題影響企業收入,以及通膨壓力,美股早前進入盤整階段。另一方面,美股進入季度業績公佈期,根據Factset調查,標普500指數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長預測爲27.5%。由於實際業績通常高於預期,最終增長可能超過30%。其中,銀行股已率先公佈季度業績,普遍超出預期,主要銀行股股價,業績公佈後亦偏穩。標普500指數近日升至50天平均線(4,436點),能否突破這個主要阻力將是短期的焦點。

英倫銀行行長比利指出,英國通膨高於2%的目標水平,令人擔憂,如果貨幣政策者不採取行動,通膨將可能變得很危險。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桑德表示,投資者應該爲升息做好準備,說明英國升息預期升溫。

另一方面,雖然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暫時受阻於1.6%的阻力水平,但2年期國債收益率明顯上升至0.36%,反映投資者預計聯準會可能早於預期升息。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走勢也值得關注。

中國「十一」黃金週假期恢復交易後,A股市場走勢震盪。整體A股每日成交金額也跌破人民幣1兆元。近期PMI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放緩,加上中國房地產和汽車銷售金額下降,中國消費在短期內仍將保持較低增長。

此外,能源成本的大幅上漲將爲生產價格指數帶來壓力,中國第三季和9月其他主要經濟數據不容樂觀,預計投資者焦點將集中於官方是否推出穩定經濟措施。

中國經濟有放緩趨勢,國內生產價格大幅上升,爲經濟短期前景帶來壓力。然而中美關係近日有緩和跡象,資金流入重磅的互聯網股,爲港股帶來支持。未來由於投資者逐漸消化包括恆大債務問題等不利因素,預期港股短期震盪偏穩,恆指阻力於50天平均線(25,419點)。

另外,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國國務院辦公廳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由於官方對中小學補習教育採取強硬態度,教育股近年股價疲弱。

最新意見體現中央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並鼓勵民企參與,預計相關的職業教育股票將可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