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翻正 扮疫後亞洲復甦引擎

中時新聞網社長賴嶽謙21日在臺港星三地視訊連線中表示,大陸經濟恢復正成長意義重大,對亞洲經濟復甦扮演關鍵性角色。圖爲特斯拉上海廠的生產線,一輛輛Model 3正準備出廠。 (路透)

中時新聞網社長賴嶽謙21日在臺港星三地的視訊連線中表示,大陸經濟恢復正成長意義重大,國際貨幣基金(IMF)原本估計全年增長1.2%,現在調升到1.9%,突顯大陸對於全球經濟貢獻度提升,特別是對亞洲經濟復甦扮演關鍵性角色。

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和「就是敢言」主辦的「敢言亞洲論壇」21日在臺北、香港、新加坡三地視訊連線,探討「疫情後的亞洲經濟復甦之路」。

賴嶽謙指出,臺灣經濟在亞洲四小龍中受疫情衝擊最輕,這是因爲臺灣貨物輸出,大陸佔到45%;特別是在兩岸政治軍事、安全處於緊張狀態之下,可見大陸是區別對待臺灣的經貿與政治。

他指出,臺灣因政治障礙太多,沒有充分利用大陸經濟優勢,要知道大陸及美國是全球最大外資投資國,臺灣完全摒除大陸資金,像淘寶愛奇藝被迫撤臺,這本身違反經濟規律,不利於疫情後的臺灣經濟復甦。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表示,香港經濟動力的恢復,重要一環在於與大陸重新通關時間,首要解決防疫問題,將每日新增個案清零,才能處理經濟問題;如果香港一直拖下去,日後將很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中國經貿委員會主席李雪民指出,新加坡復甦之路,除爭取成爲亞太數據中心外,更應充分利用大陸經濟增長勢頭雙循環政策帶來的機會,比如吸引大陸企業從美國等地轉至新加坡上市,或吸引準備走出去的大陸企業到新加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