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不便險理賠常客 班機延誤奪冠超過5成行程更改居次

桃園機場。(圖/記者謝盛帆攝)

記者李蕙璇臺北報導

壽險多家公司透過保戶理賠大數據分析,而機動性調整理賠的項目範圍服務層面,並運用區塊技術加速理賠速度與據點。譬如說新光產險便是擴大到班機延誤逾2小時即開始理賠,而臺灣人壽國泰富邦明臺產險等則是將醫療險、旅遊不便險服務連結到醫院航空公司彙整系統即可理賠患者旅客

根據明臺產險內部資料統計,2018全年度網路投保海外旅行平安保險件數較去年成長約7成,海外旅遊不便險理賠頻率最高的項目爲「班機延誤」、「行程更改」及「行李損失」,分別佔比52%、15%及5%。而班機延誤理賠件數高,不僅出現在明臺產險,也出現在各家產險的旅遊不便險中。

新光產險在去年12月也是瞄準這個市場,而且從美國運輸統計局BTS資料統計,班機延誤2小時的比例爲延誤達4小時以上的4.7倍;飛航大數據公司VariFlight (飛常準)發佈「 2017年全球機場與航空公司起飛準點報告」,大陸主要機場北京首都、廣州白雲杭州蕭山廈門高崎等起飛準點率不佳,班機延誤達2小時以上約2%-5%,因此順勢將班機延誤理賠門檻調整到逾時2小時以上即開始理賠。

目前產險界理賠班機延誤時數,還有明臺產險的3小時,其他多爲4~6小時。

在壽險圈與醫院合作部分,針對保戶就醫出院繳費時,其醫療險保險金可以直接折抵醫療費,省卻申請等待時間,現有富邦、國泰人壽開辦該服務外,臺灣人壽預計今年上半年上線

延伸閱讀

►班機延誤險拼理賠速度第一名 國泰富邦明臺產險比到航空界

►再添一家區塊鏈加速理賠 9家保險從班機延誤擴展到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