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酒把沐浴液當酒喝 俄羅斯49人死亡

俄羅斯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Irkutsk)19日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因爲有不少人貪圖便宜,買了含有甲醇沐浴液喝下肚,50多人緊急送醫,其中49人不治身亡,當地警方啓動了緊急措施下架這些產品,俄羅斯最高調查機構也對此案展開了調查。有兩人因這一事件而遭到拘捕。

英國廣播公司12月19日報道稱,這種沐浴產品名叫Boyaryshnik (Hawthorn),山楂氣味,含有致命的甲醇。調查發現,這些死者大多是年齡在35到50歲的窮人。他們忽略了沐浴產品上的“非飲品”提示,把這種廉價酒精沐浴產品當成飲用酒的替代品飲用。

這種情況並不只是出現在伊爾庫茨克。分析人士指出,大概有1200萬俄羅斯人冒着生命危險飲用便宜的含酒精產品,包括香水防凍液玻璃窗清洗劑,等等。因爲這些替代品含的成分包括有毒的甲醇而不是可飲用的乙醇,因此飲用者中毒案例也常常發生。這起死亡案只是今年衆多案例中的一例。

俄羅斯人嗜酒如命聞名世界

俄羅斯人嗜酒如命是全世界出了名的。無論男女老幼,對酒都是一樣癡迷。咖啡館裡,你會見到老年婦女冒着風雪顫巍巍地走進來,也不坐下,張口就要“100克”,就像我們說的“來二兩”那樣。一杯蘇打水,二兩伏特加老人家3分鐘搞定,掉頭又衝進風雪裡面。在新的《限制零售及飲用啤酒及其製品的法律》頒佈之前,每一個公共汽車站都會有年輕人拿着啤酒瓶子在等車,夏日裡河邊更是人頭攢動,人手一個酒瓶,蔚爲壯觀,這也堪稱是俄羅斯一道獨特的風景。

一般來說,俄羅斯人喝酒與中國講究的美酒佳餚的概念不同。相對而言他們的酒桌可以用簡陋來形容朋友見面,條件許可的話可能會準備一些肉丸子奶酪涼菜,不允許的話,只有一個切開的西紅柿、兩根酸黃瓜、一個大面包,當然必不可少的是酒。記者曾請一位俄羅斯朋友吃飯,結果他什麼菜都沒要,只要了兩片面包,一瓶白酒。看到一位路過的美麗少女,他就聞一聞麪包,猛地就把半茶杯白酒倒進喉嚨,然後再聞一聞麪包。據說,革命以前,窮人實在是喝酒吃不起菜,就是喝一口酒,聞一下味道豐富的袖口,以此作下酒菜

俄羅斯人酷愛的伏特加是烈酒,事實上它的酒精度數並不太高,基本與白蘭地威士忌相同,在40度左右。不過飲用伏特加的酒杯大多是100毫升的,飲用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進冰箱冷卻一下,這樣口感更好。與中國白酒不同,伏特加應該是越涼越好喝。

俄羅斯人雖然好喝酒,但酒量其實並不大,不喝則已,一喝就多。俄醫學專家認爲,俄羅斯人體內的一種酶對酒精的分解速度很慢,因此俄羅斯人比其他民族的人更容易喝醉。

俄羅斯人的飲酒情結自有其形成的道理。由於大部分地域位於寒冷地帶,爲了對抗嚴酷的自然條件,長期以來把自己灌醉可能是唯一的消遣。

酗酒帶來大量社會問題

人說,俄羅斯人爲了喝酒什麼都不顧。確實,無節制地飲酒給俄羅斯帶來了大量的社會問題,俄羅斯男子平均壽命排在全球第136位,酗酒是繼自殺和交通事故之後的第三大元兇。據俄羅斯衛生部的統計,俄羅斯1/3的成年男子和1/7的成年女子“喝酒上癮”。目前全國平均每天有100多人死於酒精中毒事件,每年30萬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數70%死於酒後駕車

在俄羅斯的新聞節目裡,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與酒有關的新聞。或者是因爲喝酒過多露宿街頭凍死,或者因爲酗酒鬧事、打架鬥毆等等。因爲喝劣質酒中毒,喝替代酒精飲料而死亡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許多長期大量飲用伏特加的男子,到四五十歲便發生各種心血管肝臟腦神經疾病,壽命也因此縮短。在工作時間飲酒還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機械操作事故及交通事故頻發,紀律感和責任感下降。一些好酒的人在上班的時候還是清醒的,等到下班的時候已經醉得差不多了。這樣酗酒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藏酒的地方,別人發現不了。利用工歇時間,兩三個人拿出酒瓶來,一人倒一杯,喝掉,然後再悄悄地溜回去。

走在俄羅斯的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喝得酩酊大醉的醉鬼。警察碰上了就會上前詢問。假如這人神志清醒,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警察會放他走。如果已經喝醉,站立不穩,警察就會把醉鬼帶走,在警察局坐一夜,第二天酒醒了,再放他回家。如果沒有遇到警察,那就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事實上每年凍死的大量酒鬼中並不都是無家可歸者。很大程度上是經濟富裕的居民,由於一時酒醉,在俄羅斯嚴寒的冬天,幾個小時的室外睡眠就足以把他們帶到另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