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哪些城市房價堪比北上廣?

美國(房源)的房價也是跟人口分佈相關,一般而言,東西兩岸,主要是紐約(房源)及周邊的城市,還有加州(房源)貴一點,中間地區便宜。除了人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幾乎人人有車,這讓每個人的生活範圍擴大了很多,買房時候的選擇餘地也很多。

美國房子中間價目前在20萬美元左右。前面說過,東西兩頭貴,所以美國中間大部分地方的都不到20萬美元。比如美國的兩個中部城市,一個是底特律(房源),一個是堪薩斯城,就人口而言,這兩個城市在美國排在10-50之間,算是二線城市。但是人口100萬都不到,中國大一點的縣城都比它大。房價也便宜,一個樓都只要10幾萬,甚至不到10萬,20萬出頭都是很好的房子了。

美國是一個大企業主導的城市,因此每個城市幾乎大同小異。買東西,都去沃爾瑪;吃飯,都去subway;買家電,都去Bestbuy;買衣服,都去GAP;買鞋子,都去Nike……這些大企業幾乎壟斷了美國人所有的日常消費,是個無處不在的巨無霸,因此自然也要在每個地方聘用當地的員工。再加上電信、銀行,小城市裡的美國人有很大比例都是在這些大企業工作,收入也都很均衡,大約在3-4萬一年,這就構成了美國所謂的中產階級。

西雅圖(房源)也算這樣一個二線城市。不同的是,西雅圖有幾個有錢的大款——微軟、波音和星巴克。一個這樣的企業入駐某個城市,基本上可以改變這個城市。要不怎麼說美國是大企業主導的國家。微軟在西雅圖的周邊的一個區,自從微軟幾十年前入駐這個區之後,這個區就迅速發展起來。首先是房價飆升,微軟有幾萬個人在西雅圖工作,幾萬人涌入這個城市,而且都是高消費羣體,自然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順便插一句,美國人給員工工資基本上還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什麼樣行業工資高?工資高的基本上多是有技術含量的行業,比如醫生、律師金融、技術。當然律師和金融可以看作例外,因爲美國就是這些人在領導的。總之,在美國,你有一門別人不會的手藝,收入總是相對會高點。微軟的工程師最底層的,年薪基本上在10萬美刀左右。而白宮的秘書,放在中國,肯定是高級公務員,但是前段時間新聞說,也就3萬多一年,爲什麼啊?技術含量不高。

再回到西雅圖,微軟進來以後房價就飆升了。加上地理位置好——靠海,有炒作的價值,所以比一般的二線城市要高很多。但是本地人也沒什麼抱怨。因爲自家的房子都是在升值了。數據顯示,西雅圖房價的中間數從1989年的22.1萬飆到2006年的最高時候的44.7萬(17年才翻番,在中國看來毛毛雨)。但是現在金融危機又給打回去了,中間數跌倒34萬。如果你是微軟的工程師,一年有10萬收入,稅和保險大概佔到1/3,到手6-7萬,一年可以存4-5萬,那麼大概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買一個房子。當然這只是中國人思維,美國人可能存不下這麼多——美國人看來,房子一定要租好的,旅遊是不能省的,DVD都是要買正版的。

再來看看洛杉磯的房價,得先說說洛杉磯的工作實在不好找啊,爲什麼?洛杉磯人多了啊。美國的大學生比中國還多。好歹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個也是500強的企業裡做銷售,一年4-5萬。更別提房子了,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的房子中間價40萬。對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大數目。

洛杉磯是美國第二大城市,很多人以爲應該高樓林立。但是事實上,洛杉磯的高樓沒有幾幢,更大面積的地方是小樓。這裡有很多原因。有的說是洛杉磯處於地震帶,不宜建高樓;有的說美國人本來就不喜歡高樓,洛杉磯有的是地,自然都建小樓了。

的確,洛杉磯是個巨大的城市,加上週邊的區縣。如果以每小時100公里速度開車的話,從東到西要一個小時,從北到南也要一個小時。估計有北京天津連起來那麼大一片。

國內城市不同,國內城市基本上是環形結構,而洛杉磯更多的是塊狀結構。每個區定位不同,而且好區壞區交錯在一起。所以具體到房價,也不能一概而論。

有一些好區,比如好萊塢,比如比佛利,比如靠海的santa monica,房價動不動就是上百萬,幾百萬幾千萬也不少見。這不在我們普通人考慮的範圍內。

總體而言,在洛杉磯買房要比在美國的二線城市貴很多,但是選擇餘地同樣還是大很多。如果是個年輕人,您首先可以買公寓,美國人叫condo,相當於中國的商品房。這裡是洛杉磯的市中心金融區爲例,一個算比較新的公寓樓售價30-40萬美元,面積在70-150平米不等。對照美國人均4-5萬的收入,這個價格其實算高了,但是對照中國的房價收入比,要便宜很多。

但是美國人其實買condo的不多,這些房子大多是用來投資出租的。租戶一般都是在該區域工作的年輕人。如果要成家買房,美國人一般都是買house,也就是帶院子的獨立小樓。

上面說過,洛杉磯是個巨無霸,再加上有車,因此買房的選擇餘地會很大。這裡舉幾個例子。

市中心在洛杉磯算是地理位置的市中心,但是論檔次最多是中等區域。市中心白天有人在高樓裡上班,晚上回家。周邊的區域也是亞非拉人民多。因此除了交通便利,沒其他優勢。就普通居民而言,很少會在這亞非拉人民聚居的區域買房,買了也是爲了投資。但是售租比在這裡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中國人住的比較多的幾個區房價可能稍微便宜一點,在40-50萬這樣。很多都是一層樓的房子(這個無所謂,反正足夠住了)。

而稍微好一點的房子,比如pasadena就是白人聚居的區,很多有錢的中國人就住在那裡,環境要好很多,房價大概就接近了100萬。

前面說過的話hollywood,santa monica幾個區,也是有同樣100萬左右的房子,但是面積要小很多,院子也沒那麼大。沒辦法,地段好。

洛杉磯房子的均價現在是40萬左右,那麼40萬以下的房子都在哪裡?其實這些便宜房子都在洛杉磯很外延的地方。過去幾年,美國房地產業發展,也是造城運動。但是美國不像中國,無法拆遷。因此只能在城市外沿造新城。所以洛杉磯外延烏壓壓一片全是房子。再往外可能就是牛場了。這些房子都很新,而且款式也差不多。但是沒有人氣,賣不出去。現在價格跌到20萬,也沒人買。因爲畢竟工作不方便,雖然房子是便宜,但是每天開車來回要兩個小時,實在不是什麼太好的選擇。

所以有時候,有人就拿這些房子來忽悠國內的大款。希望他們去買,其實都是不好賣的。美國的房地產泡沫也主要來自於這些區域。像好萊塢一帶的房子,一直都是很堅挺的。

洛杉磯另外一部分買房的新生力量就是亞非拉國家的大款。尤其以亞洲爲代表,日本人、香港人、臺灣人韓國人,這幾年的中國人。在國去的100年裡,這些地方的大款都有往美國跑的傳統(日本、韓國後來自己發達了,有迴流的趨勢)。

而對於美國人而言,房價和生活基本上體現了良性循環。你只要好好工作,即便在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還是能夠買得起房子,生活是有未來的。另一方面,正是因爲房子的壓力在可承受範圍之內,所以每個人纔會有心思去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情,幹好自己喜歡乾的事情,這樣社會纔會有進步。

儘管洛杉磯的房價對於中國人的收入和房價比而言已經算低了,但是美國人還是覺得高。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5年,洛杉磯人口減少4%。爲什麼,房價貴,生活成本高,人就跑路了呀!

再說說加州的硅谷,就是舊金山到SanJose的這條線上房子也不便宜,因爲那些IT企業都是動不動就是給10萬的年薪,購買力在那裡;100萬以上的房子比比皆是。但是這並不是說沒有便宜的房子。比如MountainView,就是Google總部所在的地方。其實也是小鎮,一個公寓樓,3室一廳,大概100平米,只要40萬美金。

南加州一帶,跟硅谷清一色的高科技比起來就有點魚目混雜了。從santa babara(jackson豪宅所在地)到洛杉磯再到sandiego沿着太平洋這一條線基本上也串上了。這裡的房價有高的,幾百萬,幾千萬,但是便宜的也有10幾萬。最近幾年,因爲互聯網的發達,很多人在家裡就可以辦公,尤其那幫搞藝術的,很多都是個體戶,洛杉磯房價太高,就遷到周邊的小鎮上來,同時又不會遠離城市。一些新興的小鎮就在周邊開始興起了。

再來看看紐約的曼哈頓島上也有嶄新的漂亮的高層商品房,不過都是豪宅了。一般2室2廳100平米多一點(使用面積)至少都是100萬美元了,折算面積的話1萬美一平米金起,高不封頂

有沒有便宜的,也有。就是面積小一點。類似於那種單身公寓,一個臥室的,價格也是1萬美金一平米,總價50萬也能買到。

當然,普通人即便在曼哈頓上班,也不會在曼哈頓買房。房價貴是一方面,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多高樓擠在一起生活太壓力。所以很多人跑到島外的其它區或者是新澤西去買房。

100萬美元的房子,在曼哈頓,也就是在相當於北京二環內的地段。對收入5萬一年的普通美國人來說,已經是貴到天上去了。除了價格以外,整個曼哈頓烏壓壓一片全市高樓,住宅也是以高層爲主,住得都很壓抑。當然也有樓層、景觀好的房子,不過價錢也就高了。

於是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島外紐約的另外幾個區,以及另一邊的新澤西。在這些區域選擇就多了,範圍也大了,有公寓樓,也獨立房子;但是壞境參差不齊了,比如紐約的皇后區就相對差一點。但是有一點就是肯定的,就是出了曼哈頓,房價會立即便宜很多。同樣檔次的公寓樓在曼哈頓要100萬,隔了一條河的布魯克林價格可以差一半,50-60萬就能拿下。如果還是覺得貴,你可以去皇后區,價格還可以便宜一二十萬。同時紐約的地鐵十分發達,上下班也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