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陰謀破產,朔爾茨率豪華陣容訪華,中德合作邁向新高度

今年來國際安全局勢急轉直下,從俄烏衝突到紅海危機,再到最近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無疑大大增加了當今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同時德國深受國內經濟下滑以及地緣政治困擾。

面對如此困境,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決定率領政商代表團訪華,並精心籌劃此次訪問,那麼舒爾茨這次訪華會促進中德之間哪些合作?這是否意味着美國在歐洲的對華政策徹底破產?這對中歐關係發展又將有何影響?

舒爾茨訪華

近兩個月我國在外交方面整體迎來了一波小爆發,其中不少西方國家領導人和政府高層,都選擇集中出訪中國,最近德國總理朔爾茨也終於等到了他的中國之行。

這是他任內的第二次訪華,而他上次來中國已經是兩年之前的事了,而這回,他可不只是自己一個人,而是做足了充分準備,身旁還跟着一幫商業巨頭。

現在的國際環境變化多端,德國作爲當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自然也是感受到了複雜國際形勢下的種種潛在危機。

就在去年,德國的經濟狀況可謂是一落千丈,雖然反超日本成爲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實際卻在過去一年陷入經濟負增長的漩渦當中。

而在地理位置上,德國離烏克蘭只有短短的700公里,這就讓他們在地緣政治中扮演起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再加上美國在歐洲那邊一直鼓吹跟中國經濟“劃清界限”,這也給德國帶來了不少的壓力。

所以朔爾茨這次來中國,對於中德兩國來說,無論是從經濟層面,還是政治外交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這短短几天的訪問裡,朔爾茨肯定會和我國的領導人們就一件涉及到雙方利益的事情展開深入的探討,其中地區的緊張局勢和中德之間的經濟關係,毫無疑問就是最關鍵的兩個話題。

談到地區局勢,自然繞不開德國最關心的俄烏局勢,實際上俄烏問題已經快變成我國跟西方國家政府高層會談的基本議題了。

儘管美國一直嘴上說得好聽,說是要給烏克蘭提供大量的援助,但是到現在爲止,美國因爲各種因素影響,不得不放慢了援烏的節奏。

同時烏克蘭在戰場上的表現越來越乏力,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前線的推進速度也讓歐洲其他國家感到十分擔心。

而我們中國作爲國際大家庭中的一員,在處理俄烏問題時始終堅持中立和客觀的態度,主張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爲。

這種立場受到了包括印度在內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賞,但也引來了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的質疑和批評。

除了地區局勢之外,朔爾茨這次來訪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雙方的經濟合作了,德國作爲歐洲的經濟大國,跟中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歷史悠久。

不過隨着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開始逼迫他們的盟友將中國經濟“去風險化”,這給德國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如何在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的同時,滿足美國的戰略需求,成爲了德國政府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所以朔爾茨這次來中國,估計還有一個隱藏目的,那就是想聽聽中國對中美關係的看法,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跟中美兩國的關係。

中德合作前景

跟耶倫來華類似,這次舒爾茨來華的第一站並沒有選擇北京,而是將第一站放在了重慶,當然這可不是隨便挑的,要知道重慶作爲我國西南的門戶,可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最近幾年,特別在新能源汽車這塊兒,重慶可是有很大的突破,朔爾茨第一站去的就是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就是中德兩國在新能源領域合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這個公司是德國博世集團跟咱們重慶的慶鈴汽車集團一起合資開辦的,可以說是中德兩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的一個亮點。

朔爾茨就在這親身體驗了氫動力模塊組裝的全過程,可以看得出他對新能源技術很感興趣。

而且這家公司的新工廠剛剛開始運營,這也意味着中德兩國在氫動力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的合作又向前走了一大步。

氫燃料電池汽車,這可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

而重慶因爲在氫能資源和汽車產業方面的優勢,正在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

另外,重慶還在努力建設制氫、加氫設備,不斷拓寬氫能的應用範圍,跟四川一起合作正在建設“成渝氫走廊”,這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朔爾茨這次來,主要就是想加強和擴大中德兩國在創新經濟領域的合作,新能源汽車產業,毫無疑問就是雙方合作的一個重點。

看看他帶的那些隨行團隊,都是汽車行業的巨頭,比如奔馳和寶馬等等,這些老牌德國車企現在都在面臨轉型的壓力,而中國作爲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聚集地和智能汽車產業創新高地,當然就成了他們尋找合作伙伴的首選。

其實中德兩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合作已經有了不少成績,很多德國車企都在中國投資建廠,進一步擴大了雙方的合作規模。

這種合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引進和生產製造,更重要的是在創新領域的深入合作。

中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應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就讓德國車企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和可能。

朔爾茨這次來訪,無疑給中德兩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合作帶來了新的活力。

中德合作鞏固中歐關係

在歐洲這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政治糾紛的大陸上,你會發現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之後,如今歐洲各國家之間的外交政策往往受到意識形態的深深影響,以至於許多歐洲國家在國際合作當中,往往把意識形態放在考慮是否合作的首要位置。

不過在以政治正確爲先的大環境裡,德國對華政策卻顯得相當實際,這並不僅僅是德國人比他的鄰居們有多務實,而是因爲德國在中國有很多實際利益,所以這讓他必須要採取實際的態度來處理對華關係。

雖然有些德國政府內部的外交官和經濟部長這樣的高級官員,對中國的看法可能仍有些片面,但是在金錢的誘惑下,他們在跟中國打交道的時候也得小心翼翼。

畢竟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市場潛力和合作機會對於德國來說都是巨大的誘惑。

所以這次德國總理訪問中國,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想找到更多的雙邊貿易機會,找出兩個國家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法,從而達到大家都能賺錢的結果。

他心裡明白,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過好日子,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同時歐盟也開始意識到,過分依賴美國的政策指導並不是個聰明的做法,不管是從經濟角度看,還是從地緣政治角度看,歐盟都需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跟中國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合作,對於歐盟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可是最近歐盟因爲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問題對中國的公司實施了制裁,這無疑給中歐關係帶來了一層陰影。

朔爾茨這次訪問中國,除了談經濟問題之外,很可能還要就烏克蘭問題跟中國進行深入的交流,以便穩住中歐關係。

其實中歐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兩國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大部分都是因爲外部勢力的干預和一些政客對中國的偏見造成的。

因此加強中歐之間的溝通和聯繫就變得更加重要了,尤其是中德和中法這兩對重要的雙邊關係,更應該保持暢通的對話渠道,避免因爲誤會和偏見導致關係緊張甚至破裂。

只有通過真心實意的對話和腳踏實地的合作,中歐才能一起面對全球性的挑戰,實現和平與發展的目標。

朔爾茨這次訪問中國,無疑給中歐關係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希望雙方都能抓住這個機會,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和平與發展的進程。

信息來源:

《德國總理朔爾茨率“豪華陣容”訪華,傳遞哪些信息?》 環球網

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作者,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