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擔心的俄羅斯「喀山號」飛彈潛艦入列

亞森首艦-北德文斯克號。(圖/俄羅斯海軍)

5 月 7 日,俄羅斯海軍首艘「亞森-M」(Yasen-M) 型核動力飛彈潛艦(SSGN)「喀山號」(Kazan )正式加入北方艦隊。它是十多年來,俄羅斯的潛艦科技結晶性能比先前的幾種過渡型有着全面的提升,足以讓美國北約集團感到擔憂。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喀山級被分類爲「亞森-M」,意思是「亞森-改」的意思,至於先前的亞森級「北德文斯克號」(Severodvinsk),於 2013 年投入使用

最初的亞森設計來自冷戰後期,它的目標是取代舊蘇聯時期的各種核動力攻擊潛艦,因此應用了最先進的技術。然而受到蘇聯執政後期的財政困難,到了俄羅斯時代仍然面臨延誤和挫折,「北德文斯克號」於 1993 年鋪設龍骨,但直到 2013 年才投入使用,可想見過程困難的程度

北德文斯克號全長138公尺,10座魚雷發射管革命性的安裝在靠近艦中心的位置,而不是前端,可以使前端的空間全部用於聲納,這是俄羅斯潛艦的首創。另外還有 8具垂直髮射管,用於安裝32枚P-800 「紅瑪瑙」(Oniks)超音速反艦飛彈,或是40枚3M-14 「口徑」(Kalibr)次音速陸攻/反艦巡弋飛彈。

亞森級(北德文斯克)與亞森M級(喀山號)的比較,體積較小,但性能更好。(圖/hisutton)

北德文斯克號於2015年服役,號稱有着最進步的潛艦靜音技術,2019 年,五角大樓官員告訴新聞節目《60 分鐘》, 2018 年北德文斯克號駛入大西洋時,美國曾經花了數星期試圖尋找它,但沒有找到。

然而,北德文斯克號開發時間太長,有些技術出現「問世即落後」的麻煩,加上它是該系列潛艦的首艘,因此免不了的部分設備是沿用過去的舊技術。而俄羅斯的工程人員也在興建過程中,有了一些技術心得,也就提出了「亞森-M」的改良版,這就是「喀山號」。

海軍分析師傑佛裡艾德蒙斯(Jeffrey Edmonds)說:「在許多方面,喀山號更像一艘全新的潛艦,它比北德文斯克略小,但具有新的控制系統、新的靜音技術、新的聲納與光學感測器、新的人員逃生救援系統、新的損壞控制系統,還有新的核反應爐。」

與北德文斯克的10座魚雷管相比,喀山號 只有 8 座魚雷管,但攜帶的飛彈與魚雷數量相同,多出的空間使潛艦內部配置更合理

美國分析師表示,像北德文斯克、喀山號這種攜帶大量陸攻飛彈的潛艦,其威脅程度不會比「北風之神」戰略核威懾潛艦來的小,甚至猶有過之,因爲戰略核潛艦武器核子彈,它受到限武條約,以及國際共識的各種限制,很難在普通戰爭上使用,但是搭載傳統彈頭的飛彈攻擊潛艦就不同,它的威力強度會使決策者「考慮使用」。

美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安德魯·劉易斯中將( Andrew Lewis)去年警告說,「我們的艦隊不能奢望東海岸必然很安全,因爲俄國的潛艦有可能不受阻礙地穿越大西洋。」

這些擔憂主要就源於俄羅斯潛艇艦隊的改進,尤其是北德文斯克和喀山。隨着喀山的入列,代表着「亞森-M」的定型,後續姊妹艦的施作時間應該更快。

比如「新西伯利亞」號於 2019 年 12 月下水,預計今年年底交付給俄國海軍,「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號」於8 月下水,預計 2022 年底投入使用。

如果俄羅斯堅持原來的建造計劃,亞森級總數會在7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