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俺不累” 合金彈頭系列遊戲回顧

說起曾經的SNK,大家難免先想到拳皇侍魂,餓狼傳說或是月華劍士等諸多經典格鬥作品。不過縱然SNK確實是以格鬥遊戲揚名,但他們在格鬥遊戲之外也不乏特色作品,早在FC時代就有《怒》、《古巴戰士》這樣的傳統射擊遊戲。而在90年代後期,他們在格鬥遊戲之外也貢獻出了一款值得記住的系列作品,《合金彈頭》,對許多國內玩家來說,關於這個名字的種種回憶同樣難忘。

《合金彈頭》(Metal Slug)1996年5月24日

《合金彈頭》最初其實並非SNK自家的作品,而是由日本前IREM公司(主營街機遊戲,代表作有《異型戰機》)的一部分成員成立的新公司Nazca在SNK的街機基版MVS上開發的一款全新之作。

雖然之前名不見經傳,但《合金彈頭》的亮相可謂相當出色,其滑稽搞笑的場面及精細的手繪場景是最大特色,而豐富多彩的戰鬥場景,尤其是BOSS戰的部分讓這款遊戲特色十足,在貌似已經了無新意的橫版動作射擊遊戲中脫穎而出,也引起了SNK的注意,隨即將其和Nazca一起收購,從此爲自家在主打的格鬥遊戲之外又多了一個重要品牌。

·遊戲基本按照二戰風格刻畫,但時間點設定在未來的2028年,SNK之後爲系列編寫完整設定和劇情時也秉承這一點,造成了特有的反差搞笑。

·初代已經有了相當完善的設計武器角色、機械等大量設定都被後來一直沿用下去,包括最具代表性Q版坦克“Metal Slug”。

·明明第一關就已經出現了著名的柬埔寨吳哥窟特寫,但臺版不知道以什麼理由一定將遊戲標題譯成“越南大戰”。

《合金彈頭2》(Metal Slug 2)1998年4月2日

在收購Nazca後,SNK正式以自己的名義推出了續作《合金彈頭2》,而這一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說是正式讓“合金彈頭”打出名頭的一作,由本作確立的很多新要素也被後續作品一直沿用,遊戲也獲得了當年的GAMEST最佳街機遊戲獎。

之後SNK在1999年5月27日推出了2代的重製版《合金彈頭X》,修正了一些細節,強化了部分要素,關卡內容也加以改動,整體體驗上更加出色。

·可選角色從初代的2人增加爲4人,Marco,Tarma,Eri和Fio四人組合正式湊齊,不過實際上用起來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

·章魚火星人在這代正式登場,成爲前期劇情的主線,而最終關的BOSS戰最後結局爲一飛機撞入UFO的光束髮射口而使外星人撤退。這個場景完全是模仿美國電影《獨立日》。

·SNK接手後對遊戲的操作進行了一些改良,2代的操作手感和1代比大大改善,這種改善尤其體現在跳躍和使用H槍進行90度掃射上,後來的續作均延續了這一代的良好手感。

《合金彈頭3》(Metal Slug 3)2000年6月1日

SNK在重組前所推出的最後一款系列作品,儘管當時已經面臨破產危機,但《合金彈頭3》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反而保持了極高的品質,甚至可以說是在系列中最優秀的一作也不爲過。

遊戲方式仍然繼承自之前的合金彈頭系列作品,但首次出現了分支路線的設定:除去最後一關,前四關均可以有多種不同路線可供選擇,每條路線的場景和敵人均不同,但最後面對的BOSS是一樣的。同時除去傳統的動作射擊版面,遊戲還增加了水下版面、橫版和縱版飛行射擊版面,大量在細節方面的新要素也增加了遊戲難度和可玩性。

·遊戲只有五關不同於傳統的六關,但最後一關的長度是通常的三倍以上,第一次打到這裡的玩家多半都會感嘆內容之豐富,在多次以爲完結的時候後面還有足夠多的內容。

·劇情上是三部曲的完結篇,而玩家最後一關裡和之前反叛軍聯手對戰外星人的設計也讓不少玩家熱血沸騰。(果然“昔日的敵人是今日的戰友”這種劇情永遠是王道)

·第四關分歧路線之一的敵人攻擊可以溶解外衣,所以不少玩家刻意選擇女性角色就爲了欣賞死前一瞬間的疑似裸體鏡頭。(該說是變態嗎……)

《合金彈頭4》(Metal Slug 4)2002年9月22日

當時的SNK歷經了破產重組的一系列風波後,由暫時新生的Playmore授權給其他廠商合作開發的作品,因爲人員流失,時間倉促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這一作品質只能算是普通程度,尤其在和之前異常出色的三代對比之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相比同期《拳皇2001》等問題更明顯的作品,《合金彈頭4》的改變其實還是並不算嚴重的,玩家所詬病的主要是並沒有加入更多新要素,一些關卡設計的了無新意,只是單純的重複之前的素材,包括BOSS戰也有偷懶嫌疑。

·主要可選角色依然爲四人,但去掉了Tarma和Eri,換成兩位新角色Trevor和Nadia。

·4代中登場的之前反叛軍的幾個角色最後都是相似的機械人,可見當時官方也覺得這一作的劇情沒法和之前三部曲對接上……

·增加了勳章系統,但除了那些以高分爲目標的達人玩家,普通人多半都意識不到這個設計的意義……

《合金彈頭5》(Metal Slug 5)2003年11月5日

由重組後並收回大部分遊戲版權的SNK Playmore推出了這一作,在各方面開始努力迴歸傳統,不過依然是因爲時間和人員問題,遊戲整體的表現同樣普通,很多玩家之後甚至對系列表示失望,認爲這一名字應該到此爲止。

系統上的最大變化就是新增蹲下鍵與跳躍鍵同時按住可做出滑壘動作,但並不好用,尤其面對在下方的敵人時會不小心滑壘而死亡,因此在6代後又直接刪除了這一設計。

·劇情上加入了新的神秘組織作爲敵人,不過因爲缺乏鋪墊導致玩家沒什麼認同感,很多人爲此強烈呼喚火星人和反叛軍的迴歸。

·和三代一樣同樣只有五關,但最後一關完全沒有三代的豐富程度,簡單來說就是縮水……

·最終BOSS同樣和以往的風格大爲不同,屬於完全正體不明的神秘怪物,通關後離開消失的設計也讓玩家感到不明……

《合金彈頭6》(Metal Slug 5)2006年2月24日

SNK Playmore時隔三年後推出的新作,也首次放棄了一直以來的MVS改用Sammy的Atomiswave基版,因而在畫面表現上有進一步的強化,同時遊戲品質也得到相當提升,整體上被認爲是迴歸2、3代水準的一作。

登場人物加入來自《拳皇》(或者該說是《怒》)系列的克拉克及拉爾夫兩大角色可以選用,同時他們也都有各自的特殊技能,另外新增了武器存儲系統,可以同時選擇切換不同武器。

·因爲不再採用MVS基版,當時無法在模擬器上運行,加上此時國內的街機廳已經衰退,導致《合金彈頭6》在國內的知名度和普及度遠不及前幾作。

·故事的時間點實際是發生在3代和4代之間,反叛軍和火星人的劇情重新迴歸,製作組大概吸取了三代的成功經驗,這次同樣加入了和火星人一起聯手對抗金星人的要素。

·遊戲仍是5關,不過長度有所增加,整體難度相當高,被很多玩家認爲是系列最難的一作,選擇簡單難度將無法見到最後一關。

《合金彈頭7》(Metal Slug 7)2008年7月22日

到目前爲止正統系列的最後一作,首次沒有推出街機版而是率先在NDS上發售,遊戲的畫面顯示在上屏幕,而下屏幕則用來顯示地圖。由於是掌機遊戲,操作性較低,特別是雙人模式已經不復存在。之後SNKP在2009年12月23日於PSP上推出了移植版的《合金彈頭 XX》,改良7代所沒有的新要素,並追加分歧關卡,可連線雙人合作,同時追加下載女性角色,同樣來自拳皇的莉安娜。

·遊戲首次增加爲7關,另外出現了全系列裡面玩家可搭乘的最大號載具,巨大機器人Slug Gigant。

·反叛軍依然擔任主要敵人,劇情上延續之前幾作。

·原本的NDS上是和諧版,如出血設計這種都被取消,也讓玩家很不滿意。

而除了正統編號的作品外,其他冠以“Metal Slug”之名的作品還包括SNK在自己掌機NGP上移植的兩作“1st Mission”和“2nd Mission”,在GBA上授權開發的作品《合金彈頭 Advance》,在PS2上推出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合金彈頭 3D》,由韓國廠商開發的線上遊戲《合金彈頭 Online》,以及SNKP今年剛剛推出的手遊《合金彈頭塔防》,不過玩家始終關心的還是正統續作《合金彈頭8》到底還有沒有可能問世,只是從目前SNKP的一系列表現來看,只怕是希望渺茫了……

那麼作爲最後的部分,再談一些關於《合金彈頭》系列的資料,算是爲迄今爲止依然記得這些細節的玩家提供一些相關的回憶吧。

只統計系列七部正統作品,《合金彈頭》中的射擊武器有H彈:重機槍;R彈:單兵火箭;F彈:火焰噴射器;S彈:霰彈槍;L彈:激光;G彈:超級榴彈槍;I彈:貼地炸彈;C彈:自動跟蹤飛彈;D彈:鐵球跳彈;2H:雙重機關槍;Z彈:近身刀攻擊;T彈:電擊槍。另外H、F、S、L等子彈都有大型和小型兩種版本。投擲武器包括三種:手雷、燃燒彈和石頭。

玩家角色的異常狀態包括,胖子化:吃掉一定食物或分數道具後獲得,從基本動作到所持武器都會得到對應的改變;木乃伊化:2代開始增加的設計,移動速度變慢,跳躍能力強化;喪屍化,3代開始增加的設計,移動和跳躍都大幅度下降,免疫大多數普通傷害,同時手雷變爲威力巨大的噴血攻擊;猴子化:4代特有的設計,跳躍能力大幅度強化並可以在天花板上移動;另外還有無法移動的雪人模式,在飛行或潛水關卡載具被擊潰後出現的飛行服潛水裝

在七作中合計出現的玩家可搭乘的載具共有22種。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系列標題,每一作都會出現的坦克“Metal Slug”,除此之外包括飛機、潛水艇、鑽探機、小型機器人等都是在不同地形下常出現的載具,而駱駝、大象、鴕鳥以及毛驢等動物也是特色十足,另外在7代中出現的巨大機器人Slug Gigant是玩家可乘坐的最大號載具。

系列最常見的四大主角分別是:美國籍正統軍少校馬爾可·羅西(男,Marco Ross);日本籍正規軍上尉塔爾瑪·羅賓(男,Tarma Roving);日本籍中士笠本英里(女,Eri Kasamoto);意大利籍曹長菲歐·傑米(女,Fio Germi)。4代裡新加入的兩人則是韓國籍中士崔佛·史貝西(男,Trevor Spacey),法國籍新兵納狄雅·凱索(女,Nadia Cassel)。

反叛軍的老大唐納德·摩丁(Donald Morden )原本是正規軍人,因爲無法忍受政府腐敗而組織反叛軍,妻女都被恐怖襲擊所殺,但這麼悲情嚴肅的設定在2代之後就被遺忘,讓他逐漸變成搞笑角色……而那位陰魂不散的“Come on,boy”光頭機槍大叔叫艾倫·奧尼爾(Allen O'Neil),還有一個在GBA遊戲裡登場的兒子,而官方解釋過2代裡擊敗他後,掉進海里鯊魚過來後出現的骨頭不是他的而是他解決掉那條鯊魚的……總出現的揹包遊客叫相川留美,她還有個姐姐叫相川瑪利娜,而那個被救後會一直跟着你發射氣功助陣的老頭叫一文字百太郎,他曾是日本軍的少尉……總之,人人都有很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