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站起來!非洲野驢寶寶克服韌帶殘疾 開心趴趴走

非洲野驢寶寶「蘭斯洛特」,克服「韌帶發育不全」站起來。(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典藏的極危物種—非洲野驢,媽媽Daila(黛拉)於6月23日產下雄性幼仔因後腿「韌帶發育不全」,足弓內彎情況無法順利站立吸吮母奶,動物園緊急啓動醫護措施,並先由保育員協助餵食配方初乳幫野驢寶寶補充體力獸醫師則新生寶寶右後足弓位置以石膏固定進行矯正,經過2個星期復健後,野驢寶寶已能隨着媽媽自由活動

2015年動物園努力透過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所轄的歐洲瀕危物種保育計劃EEP,成功引進非洲野驢。繼Gina(吉娜)在2016年10月2日誕下Nabil(娜比爾)之後,時隔8個多月Daila也產下同爲雄性的野驢寶寶。

由於黛拉母性強,生產完之後立即將幼仔清理的乾乾淨淨,還試着引導寶寶到正確喝奶的位置;由於野驢寶寶一直無法站立,黛拉甚至擡起前肢踢牠,想督促牠趕快站起來。乍看之下或許會以爲黛拉好粗魯,怎麼捨得狠心踢小孩呢?不過這其實是野驢媽媽和寶寶溝通的正常行爲,踢的力道並不會傷害到小寶寶的。

由於黛拉的寶寶右後腿有先天「韌帶發育不全」的現象,所以足弓向內彎曲無法站立,但野驢寶寶非常的勇敢,一直不停地嘗試想要站起來,身體右側甚至因爲磨擦受了點皮外傷。在動物園裡有保育員及獸醫師的照顧下,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兩天透過人工哺育維持體力,之後再以石膏矯正足弓內彎的情形,野驢寶寶的右後腿有了外力支撐,再加上不斷的練習,終於靠着自己的力量成功站立。

看到野驢寶寶擁有如此堅強的毅力,保育員便以亞瑟王最受歡迎的圓桌武士Lancelot(蘭斯洛特)爲牠命名,希望小寶寶能夠像這位偉大的騎士一樣勇敢,長大後締造屬於自己的傳奇

剛滿月的蘭斯洛特右後腿復健及生長狀況逐漸地穩定,體側輕微擦傷的部位也已經結痂。在能夠隨心所欲的走動跑跳之後,每天緊跟在媽媽身邊,形影不離,頂着大耳朵的可愛模樣十份療愈,現階段母子倆會先於室內場共同生活,待一段時間等野驢寶寶更加茁壯後,將會到戶外活動場與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