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紅隼掛網落難 金管處野放返大自然

1只珍貴稀有2級保育類猛禽-紅隼在金門瓊林出海口農田掛網,〈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悉心照料後恢復活力。(李金生攝)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曾偉宏(右)於今(3)日下午,野放紅隼重返大自然。(李金生攝)

紅隼一溜煙衝上天際消失在農田旁草原一帶。(李金生攝)

1只珍貴稀有2級保育類猛禽-紅隼在金門瓊林出海口農田掛網,還好被資深鳥友許進西發現解救,〈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悉心照料後恢復活力,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3)日下午野放重返大自然。

這隻險些無法度過「年關」的猛禽,是在去年12月31日上午,在瓊林出海口旁附近農田掛網,金門縣野鳥學會資深鳥友許進西發現,趕緊幫牠脫困送往野保協會,健檢確認沒有明顯外傷,但體態輕微偏瘦,初期有不願進食狀況,但在保育人員耐心餵食照養1天后,很快自行進食,看起來也精神許多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與保育人員評估健康後,認飛行能力已達野放標準,處長曾偉宏今天下午率同副處長蘇承基及保育課長黃子娟,偕野保協會選定原發現地點旁農田,順利成功野放。

金管處指出,紅隼主要活動於草原、河口草澤農耕地環境,常於空中懸停搜尋獵捕小型鳥類鼠類昆蟲爲食。根據中華鳥會2017年《臺灣鳥類名錄》,紅隼爲金門的不普遍冬候鳥,而根據eBird 資料歷年的資料統計,每年7月至隔年4月已有觀察紀錄,顯示原在金門度冬的紅隼族羣愈來愈穩定。

該處爲讓受傷個體機會重返大自然,同時瞭解金門地區鳥類的威脅因子,自2019年起委託〈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辦理鳥類救傷工作。去年鳥類救傷案例數達220例,其中以落巢60例、車禍45例的救傷量最多,分別佔25%和19%的比例。另有7例遭遊蕩動物(犬貓)的攻擊。調查發現鳥網魚網黏鼠板,也是嚴重危害鳥類生命的威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