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大軍洗劫玉荷包 屏東鄉長組10人獵槍大隊「開槍驅趕」

臺灣獼猴最快今年6月從保育類降爲一般類,不少保育人士擔憂,「恐有負面影響。」(圖/林美吟」授權提供)

記者吳鎮良/採訪報導

臺灣獮猴入侵農園的問題在屏東滿州鄉日益嚴重,許多農民辛苦栽種黑豆紅龍果園都遭到劫食,不過面對獮猴大軍老農始終束手無策。沒想到近期收成的玉荷包果園又遭大啖,滿州鄉長餘增春鄉代主席莊期文本週將成立10人獵槍大隊進行「防衛性驅趕」。

經《ETtoday新聞雲》記者致電,滿州鄉觀光農業代理科長潘聖賢指出,「以往有試過網子鞭炮、BB槍等驅趕方式,但精明的獼猴似乎幾次後就不怕了。荔枝園的農民一年就靠這個收成,被成羣結隊的獼猴這麼一吃,記算完損失的結果大概將近70多萬。」有當地農民甚至還得聘請「驅猴人」在果園四角落駐點,每天耗費近5千元,仍難以避免。

屏東縣滿州鄉的獼猴損害農民辛苦栽種的心血。(圖/滿州鄉觀光農業代理科長潘聖賢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

▲損害的農作物之一「南瓜」。

滿州鄉公所是依野外動物保護法精神,草擬「野生動物侵害農產驅離辦法」,徵調原住民獵人槍擊驅離入侵農園的獼猴;屏縣府農業處日前回文同意驅離,並報農委會林務局備查,但僅限黑豆產季的1至6月、9至12月,紅龍果5至11月。鄉公所針對獼猴侵入行爲,將聘請10名合法持獵槍的原住民獵人進行驅趕。

有許多網友對於「開槍」這個字眼有些敏感,深怕獵人是要撲殺獼猴,但其實不然。滿州鄉長餘增春的助手吳小姐表示,「我們不是要對獼猴開槍,而是對附近的樹木鳴槍,做出適當的驅趕動作。此外,使用的獵槍是找當地原住民獵槍,裡頭是鐵製彈珠,都是有經過政府合法的槍枝。」

▲前天玉荷包農損,縣府、驅離隊員和農民去驅離,「先用沖天炮沒效,纔會開槍。」

農業處建議,農委會林務局有編列預算補助農民架設電圍網,農民合法使用農地面積達0.2公頃、種植果樹類作物最多補助4萬元裝設,可向鄉鎮市公所申請。對此潘聖賢說,「希望林務局可以追根究柢,獼猴會來吃農作物是因爲飢餓,如果有辦法給牠吃飽,那麼或許就不會跑來侵害農作物。」

此外,今年6月將把臺灣獼猴由保育類調整爲一般類的建議,提送野生動物諮詢委員會討論,如與會學者專家同意,林務局就會預告、公告臺灣獼猴改列一般類野生動物。但即使改列一般類,依據野保法第17條,獵捕一般類野生動物,應在地方主管機關所劃定之區域內爲之,並應先向地方主管機關、受託機關或團體申請核發許可證,如此臺灣獼猴仍能獲得保護。

梅花鹿也是當地危害農作物的保育動物。前陣子有農民發現梅花鹿在夜晚大啖有機黑豆,被附近的圍網網到,後來放生。

臺灣獼猴吱吱黨黨主席、同時也是獼猴爸爸的林金福、與發言人林美吟曾提出「改善人猴衝突白皮書」,希望翻轉大衆對於臺灣獼猴的錯誤認知,藉由生態導覽爲獼猴說些話、做些事,帶大家從人類和獼猴的角度看,待衝突事件中存在多少誤解和差異。

「隨着人類不停開發山林,城市的發展其實也間接限制、縮小了猴羣生存空間,導致獼猴在馬路上游走,還被人類視爲『脫序』的行爲。」林美吟當時心痛提到,面對獼猴被殺害,更多人選擇漠視,甚至幸災樂禍;「我們以萬物之靈自居,卻毫無包容,用盡一切方法消滅不服從的生命。」

▲曾有民衆到南投二水豐柏步道踏青時,看到野獼猴身上掛着一個「大鎖」,懷疑是否有人惡作劇?但事實上,這是南投林區管理處爲了追蹤八卦山上臺灣獼猴的族羣活動,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所進行的無線電追蹤發報器。(圖/翻攝自南投林區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