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的戰略風雲 臺索會斷交嗎?

▲總統蔡英文索羅門羣島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圖/總統府提供)

康文炳資深編輯、媒體人、作家,嘗試臺灣編輯知識的本土化建構,做出一點努力。

這幾天,索羅門與臺灣即將斷交的風聲很緊。然而,自從川普上臺調整美國中國政策,由「交往」轉爲「圍堵」後,臺灣既有邦交國是否要與中國建交,情勢已不再只是單純的兩岸外交戰了,更不能僅僅就所謂金錢外交來評論。

這幾年,中國依仗着雄厚的經濟基礎,進行全球性戰略掠奪(科技的、資源的、軍事的),已有幾分帝國崛起的架式。金錢滲透──收買政客──交換戰略利益大略是其一貫的手法。

從這個角度看,今天發生在臺灣的「中國以經濟滲透政治」的情形,其實也正在整個南太平洋島嶼國家進行着。從帛琉、馬紹爾羣島、索羅門羣島到東加王國,中國無不全力透過金錢援助大舉介入這些國家的內政養肥買辦階層,造成官僚腐敗,以及政治分化。

政治上,與臺灣斷交事小,更嚴重的後果當然是美中軍事佈署的失衝。「太平洋的經濟利益並不值得中國付出心血」,澳洲墨爾本拉特普大學亞洲計劃主任葛理翰(Euan Graham)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斷言,「這其實是衝突前的影子軍演──一種非戰爭型態地緣島嶼收買。」

▲索羅門羣島日前表示對「一帶一路」計劃非常有興趣。圖爲8日廈門投洽會。(圖/記者蔡紹堅翻攝)

西太平洋島嶼國經濟不振、人口稀少,海上領域卻極爲廣大,中國不必投資太龐大的金錢,就能取得對部分國家的影響力,隨意進出對美國有戰略重要性水域,甚至取得軍事基地控制權

例如在東加,一家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的中國電子系統技術公司,提供東加王室公主控制的東加衛星公司五千萬美元,取得在玻里尼西亞上空的衛星停泊權。例如在萬那杜,中共承租了深水港開發計劃,未來也可能轉爲軍事用途。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所中國軍事專家尼爾(Alex Neill)說:中國刻在佈署一種名爲「反介入/區域阻隔」(Anti-Access/Area Denial,A2/AD)的戰略──在中國視爲「核心利益區」的水域一旦發生衝突時,防止美軍進入,尤其是臺灣與南海一帶。

也就是說,中國要武力佔領臺灣,就必須設法將美軍阻隔在第一島鏈之外,而這正是中國此刻在南太平洋的戰略佈局。從這個背景來看,也就不難理解美國強勢宣示「南海自由航行權」,以及加速對臺軍售的急迫性──當美軍越被阻絕,臺灣就越需要被強化自保戰力

當然,如果有一天,中國對臺的政治滲透得逞,臺灣接受「一國兩制」,選擇了政治上的歸降,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熱門文章》

►「烽火外交」再起?新形態兩岸外交戰

臺海和平關鍵 倚靠全球國防工業合作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