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纏身像火燒!醫點出預防「唯一辦法」...但有5類人不適合

皮蛇纏身像火燒!預防只能靠疫苗,但有「5類人」不適合。(圖/資料照/檯安醫院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40歲的電腦工程師張先生,近日胸部冒出紅色小丘疹原本不以爲意,但幾日後皮膚開始密集出現紅疹水泡,並出現如電擊般的間歇性刺痛及灼燒感,就醫確診帶狀皰疹疼痛持續數月才退散。醫師表示,帶狀皰疹最好的預防方式爲打疫苗,近年來患者年輕化趨勢建議除了5大族羣,都可提早到30歲開始施打。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立達診所院長吳鴻誠醫師表示,帶狀皰疹好發於年長以及免疫力低下者,其發生率與嚴重程度隨着年齡而升高;患有惡性腫瘤的病人,也比較容易發生帶狀皰疹。每年全臺感染帶狀皰疹就醫的病患多達24萬人左右,67%的病患年齡在50歲以上。

帶狀皰疹的病毒水痘相同,兒時感染水痘痊癒後,殘留的病毒潛伏於神經節多年,成年後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伺機活化。通常以胸部、臉部腰部頸部較常見,也可能遍佈全身。患者初期覺得身體輕微刺痛,癢癢或灼熱感,約4-5天之後皮膚出現水泡,伴隨而來的就是椎心刺骨劇痛

▲幹掉的皮蛇。(圖/立達診所提供)

吳鴻誠提到,帶狀皰疹的病患通常在投藥後兩週漸漸結痂,但也有的病人形成「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持續其神經病變疼痛長達數個月或數年之久,嚴重影響個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質。臨牀研究顯示,最有效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就是施打疫苗,成人施打劑量較高,約等於14劑的水痘疫苗,衛福部已建議,50歲以上成年人都可自費施打,提升保護力。

至於疫苗施打成效如何?吳鴻誠指出,各國臨牀經驗顯示施打疫苗後約有七成保護效果,其餘三成即使發病,長水泡及神經疼痛等症狀也會比較輕微,不易產生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等併發症。此外,疫苗注射的副作用不多,少數人可能出現頭痛、輕度發燒等,不適情況大概維持1-2天后自行緩解。

▲醫師表示,近年帶狀皰疹有年輕化趨勢。(圖/資料照/檯安醫院提供)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施打疫苗,吳鴻誠提醒,有5大族羣不適合施打帶狀皰疹疫苗。分別爲:

1. 接種疫苗曾發生過敏反應的人

依據仿單成分,對新黴素(Neomycin)發生過敏;對蔗糖磷酸鹽麩胺酸鹽、以及明膠等發生過敏(作爲安定劑)者,都不適合施打。

2. 免疫不全的病人

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其他侵犯骨髓/淋巴系統疾病、HIV/AIDS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細胞性免疫功能不全等,都不適合施打。

3. 活動性結核病的病人

這類疾病屬於結核體內再活化,病人免疫能力不佳。

4. 懷孕婦女女性接種後4周內應避免懷孕。

5. 剛接種其他活性減毒疫苗的人

施打活性減毒疫苗(例如MMR、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的人,應注意需間隔至少28天以上才能再施打皰疹疫苗。

吳鴻誠強調,無論個人是否符合帶狀皰疹疫苗注射的適應症或禁忌,都應該與醫師詳細討論後再決定施打疫苗。而年長、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環境或與過度疲勞者,以及糖尿病患等,都是帶狀皰疹好發族羣,可在與醫師討論後自費接種。特別是年長、免疫力較差的民衆,也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則要相隔一週,以免效果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