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6名只有我一個倖存者了…”失溫昏迷2小時後他死裡逃生

5月22日,在甘肅白銀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鳴槍起跑的2021年(第四屆)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突遇極端天氣。截至23日上午9時,這場172人蔘加的比賽已確認21人遇難,其中包括寧波江南百英里冠軍樑晶中國跑圈知名的曹朋飛黃印斌和殘奧會冠軍黃關軍在內的精英跑者

悲劇發生之後,甘肅省委省政府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

23日12時許,被困人員搜救宣告結束。截至12時,21名參賽遇難人員遺體已經全部轉運出遇難現場應急救援行動結束,傷員救治、善後處置、事件調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今天下午,在這次馬拉松賽中倖存的選手張小濤發微博稱,“前6名只有我一個倖存者了……”

大家好,我叫張小濤,昨天參加了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

昨天早上七點半,我們到達賽場做一些活動準備。當時一直在颳風,氣溫很低,因爲賽場在景區,我們就在景區旁邊的小店裡取暖休息。九點的時候我們起跑,當時依然還有很大的風,很多人的帽子都被吹跑了。前20公里的都還好,情況都比較正常。

到cp2之後就開始出問題了,我算跑得比較快的,在前幾名,到達cp2的時候就開始下雨,沿着黃河邊跑了一段之後就開始爬升,cp2到cp3是爬升路段,這一段也是出事的地方。

在山下的時候已經有風雨,越往上風雨越大,到半山腰的時候雨裡開始夾雜冰雹了,一直往臉上砸,我眼睛都開始模糊了,有些看不清路。

當時我在路上超了一位叫黃關軍的選手,我當時還跟他打了招呼,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擺了擺手,意思就是聽不見,後來我才知道他是聾啞人,當時他狀態已經開始不好了。還有一位來自貴州的吳攀榮的選手,我們從賽程開始就基本在一起跑,到達半山腰之後他開始全身發抖,說話都開始哆嗦,我看他狀態也不好,就用胳膊挽着他一起。後來的記憶我也有點模糊,可能是風太大了路太滑了,我們沒有辦法一起攙着走,因爲攙着走我們都要摔倒,慢慢分開了。我當時想着翻過這座山應該就好了,我就趕緊向前跑,這時候我應該是第4,吳攀榮是第5,黃關軍是第6,很難過的是到現在爲止,前6名只有我一個倖存者了。

我在繼續往上跑的時候,因爲風太大,就一直在摔跤,摔了不下十跤,肢體也比較僵硬,感覺身體慢慢不受控制,摔最後一跤之後我就起不來了。這時候我還有一點意識,我就趕緊拿保溫毯披上。之後我就拿出GPS定位器,按了SOS,之後我就昏過去了。

33公里處,張小濤暈倒兩個多小時

在山上昏迷了大概有兩個半小時左右,有一位放羊的大叔經過,把我扛到了窯洞裡,生了一堆火,把我的溼衣服脫了下來,用被子把我包了起來,又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我醒了過來,有了意識。

暈迷兩個多小時後,張小濤被救下

當時窯洞裡還有其他選手,他們情況都比較輕微,大家一起在窯洞裡取暖。因爲那個地方不好救援,所以大家等我醒來之後一起走下山。到山底之後,白銀的醫護人員、武警等等都來了,昨晚也搜救了一晚上。我昨晚在抖音發了一個報平安的視頻之後就一直沒有睡覺,一直在等搜救的消息

我現在除了手發麻之外,就是一些皮外傷了,身體暫無大礙,現在準備回老家跟家人相聚,讓他們放心,也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關於這次的意外,作爲參賽者我也覺得無比悲痛,在此向所有遇難的同伴們表示哀悼,一路走好!

樑晶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停留在了甘肅白銀

“這個風有些大,第二次比賽中遇見沙塵暴,第一次的是在戈壁大帳篷裡邊,一些小石頭都飛起來了……”

5月22日8點20分,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樑晶在甘肅白銀馬拉松越野賽的現場發了一條朋友圈,此時誰也沒能料想,他的人生最終也定格在了這裡。

5月22日甘肅白銀馬拉松越野賽遇極端天氣,多人死傷。據樑晶的教練魏普龍確認,樑晶在比賽中不幸遇難。

樑晶,1990年生,安徽合肥人,中國男子馬拉松運動員。中國超馬記錄保持者跑友圈裡被稱作“樑神”。和他相關的,是一串數字和記錄。

樑晶在2014年首屆濟南超馬以149.51公里的成績奪冠,並刷新國人12小時超馬最好成績。

2018年10月1日,越野賽2018八百流沙極限賽,樑晶以85小時46分43秒的成績摘獲冠軍大將軍。

2018年10月21日,樑晶以151.2公里的成績奪取“2018濟南12小時超級馬拉松賽”冠軍,並打破自己保持的中國12小時超馬紀錄

2018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賽暨環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100公里組樑晶以11小時12分46秒奪得冠軍。

2018濟南12小時超級馬拉松賽以151.2公里的成績打破中國12小時超馬紀錄。

有熟知他的朋友稱,其人比賽風格激進,有“拼命三郎”的稱號。

樑晶遇難

跑友心痛:他半個月前剛來杭州

女士,38歲,新杭州人,也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跑齡4年。

“看到消息,太心痛了。5月9日,我還目睹了大神。”

“樑晶是圈子裡的大神,各大賽事經常見到他,他的報道也非常的多。”

金女士回憶,今年5月9號,蕭山戴村山地馬拉松,我報了半馬21公里,當天天氣超級熱,柏油路上熱氣騰騰,足有三十五六度,後面10公里,我根本跑不動,就慢慢的走。後面有人在跑,還有車子跟着,我轉身看,就是大神樑晶了,最後10公里我們賽道是重疊的,車上的是工作人員,在攝影,也給他灑水。

我當時還想着要不要跟跑上去,可是體力不允許,也想着和他小跑一段,合個影,可他跑的太快了。“真的太厲害了,他跑42公里,比我跑21公里還快得多,他最後拿了冠軍。”

“這真是個悲傷的消息,大神的背影竟是永別。”

朱先生是一名資深長跑愛好者,從2014年起,開始參與國內一些大小的長跑賽事,和樑晶多有交集。朱先生坦言,“我和樑晶不在一個量級。”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7年,杭州下沙電子科技大學操場內進行的一場比賽,24小時超馬。

“那次比賽,我12小時跑了120公里,自我感覺,實在難以繼續,就主動退賽了。”

“樑晶24小時跑了267公里。我記得當時亞軍是一位來自日本的選手,冠亞軍到了終點,兩人都是攤倒在地,體力到了極限。”

朱先生說,2014年,國內馬拉松,越野跑大大小小不到百來場,現在各地賽事一年多達上千場。這些賽事獎金不菲,去年西藏林芝的一場比賽,冠軍獎金2萬美元。專業的遠動員,一是挑戰自我,想要刷新紀錄和履歷,也不乏衝着獎金去的。

“樑晶是專業運動員,非常拼。林芝的這場比賽,快到終點時,他原本跑在第四,這時他已經高反嚴重,可他愣是不顧身體狀況,提速衝刺,最終跑到了第三,在終點,他攤倒嘔吐不止……”

據越野跑圈羣裡幾位跑友說,樑晶還有個孩子,才一兩歲,“太令人痛心了”。

另外,今天不少杭州越野圈資深人士都在電話中婉拒了記者採訪,他們說好幾個朋友在這次比賽中沒了,心裡非常難過。

新華熱評:一場慘劇聲聲警鐘

一場馬拉松賽,超過20名選手喪生,實屬罕見,令人震驚。這場22日發生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的慘劇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不斷引發社會的關注和追問。

據瞭解,這場山地馬拉松賽共有172人蔘加。悲劇發生在當天中午1時左右,直接原因是高海拔賽段局地出現冰雹、凍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參賽者出現身體不適、失溫等症狀,部分參賽選手失聯

客觀上來看,天氣突變爲重要誘因。然而,人們還是要追問:如此大規模的賽事,且非首屆舉辦,天氣預報爲何未能發揮預警作用?極端天氣突發時,舉辦方叫停比賽是否及時?在應對極端天氣問題上,賽事組織方有無應急預案、預案是否有效執行?這場賽事中不少參賽者來自低海拔地區,賽前有沒有做相關的健康檢測和適應性訓練?還有,運營賽事的企業是否資質完備?這些追問應該成爲防範類似事故的聲聲警鐘。

事件發生後,當地政府雖然全力組織救援,但逝者的生命已經無法挽回,災難性的後果已經釀成。人們惟希望,此次20多人的生命能換來一次全面徹底的事故調查,從而給山地馬拉松等體育賽事安上一把“保險鎖”,讓熱愛運動的生命安全地奔跑。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劉抗 朱振輝 毛迪

內容綜合新華社、@濤哥在跑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