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深耕屏東霧臺 協助居民發展養蜂產業

「源森生態團隊輔導部落原民學習養蜂及種植花蜜植物技術建構當地養蜂產業基礎。(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青年署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劃」,3位年輕人組成「源森生態」團隊獲得補助 ,期望在屏東霧臺鄉建構部落產業,協助部落居民逐步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屏東霧臺鄉有着「霧與瀑布故鄉」美名,是臺灣少數全鄉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地,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也曾是魯凱族部落的根據地。98年在莫拉克颱風侵襲下,遭受嚴重的破壞,迫使部落居民遷離原鄉,如今屆滿10週年,有一羣人持續在此協助重建原鄉。

今年31歲的青年廖晉翊,就讀屏科大森林學系期間,因參與陳美惠教授在霧臺的研究,讓他有機會長期蹲點,也因此對霧臺產生深厚的情感畢業至今,晉翊秉持着對霧臺鄉的使命感,持續紮根在地。

今年,林業用地放寬條件,「林下經濟」也能合法申請林地,森林蜜、椴木香菇木耳金線蓮等,都是申請品項。晉翊與居住在霧臺鄉阿禮部落的原民青年唐佳豐,以及森林系學弟劉世康組成行動團隊,從「裡山倡議」的理念出發,以他們豐富的養蜂經驗,要爲霧臺找到具經濟價值的產業,進而振興山村

團隊與當地組織合作,透過輔導阿禮部落的原民學習養蜂及種植花蜜植物等技術,逐步建構當地養蜂產業基礎,同時也結合屏科大的研究資源,研發蜂膠蜂蜜等DIY產品,希望建立在地農業品牌

除此之外,團隊舉辦小族人返鄉文化體驗營,吸引部落耆老領袖及青年參與尋根活動,希望藉此鼓勵迫遷的居民關心自己原生的土地,也齊心爲霧臺鄉的未來發展找出新生機,並透過產業加值模式,協助青年返鄉創業,共同爲振興山村永續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