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古人也懂網美照 網友戲稱「福爾摩沙第一天團」

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內門木柵教會拍攝的一張照片原圖黑白照經數位上色後,讓網友驚呼古人們看起來超時尚。(圖/臺灣古寫真上色提供)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西元1871年,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從打狗港登陸後,自此展開了「福爾摩沙之旅」,他在臺期間共拍攝40餘張照片,記錄下南臺灣的珍貴影像,其中一張在高雄內門拍攝的老照片卻是在網路上引起熱議,照片中5男4女刻意不看鏡頭,擺出的pose如同現代網美照,許多網友看過之後,除了表示這9位古人潮又有型,有人還稱他們是「福爾摩沙第一天團Baksa!」

最近臉書社團「臺灣古寫真上色」分享一張約翰.湯姆生的攝影作品,拍攝地點在臺灣南部木柵(Baksa)地區西拉雅族聚落,照片中5男4女在一間竹筒厝前或站、或坐,全不看鏡頭的拍下「可能是臺灣史上第一張團體照」,而黑白原圖經過數位上色後,令許多網友看了大爲驚奇,有人說他們「好像還活着,像現在的人」、「還以爲又是穿越」,不過最讓大家感到興趣的,則是認爲古人們專業模特兒,擺出的動作神態超有型、潮酷又時尚,根本就是一羣型男和網美。

▲照片黑白原圖。(圖/臺灣古寫真上色提供)

其中有網友提出疑問「被攝者不看鏡頭是怕靈魂被吸走」,根據「臺灣古寫真上色」解讀,同一批照片還有許多看鏡頭的獨照,因此這張照片應該是依攝影師要求擺的動作。此外,有文史工作者指出,約翰.湯姆生當年在內門木柵教會拍下這張照片的動機,其實只是想留下當時清朝男女性的剃髮結辮造型紀錄

約翰.湯姆生在臺行腳長達15年,走過打狗港(高雄港)、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內門、甲仙六龜等地,除了在高雄、臺南一帶活動,最遠曾涉足荖濃溪流域,並用鏡頭爲19世紀的南臺灣留下珍貴影像紀錄。而從自然景觀、歷史遺址,再到原住民平埔族獵人少女漁民等,都是約翰.湯姆生的拍攝對象,其攝影作品對於臺灣文史研究有着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