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 花蓮臺泥計劃 提升環保意識生態共存

花縣環保局今同意通過臺泥和平運用水泥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縣內垃圾最快3年內可獲紓解。(臺泥提供/羅亦花蓮傳真)

花蓮縣環保局今進行「109年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同意通過臺泥和平廠運用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臺泥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臺泥計劃在花蓮和平廠區內以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7月在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上提出妥善降低污染相關報告後,花蓮縣環保局今進行「109年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同意通過臺泥和平廠運用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臺泥承諾縣內垃圾最快3年內可獲紓解。

花蓮境內沒有焚化爐,每日產生逾150噸垃圾,長期以來皆運送至宜蘭利澤焚燒,受限歲修限量規定無法消化的垃圾積在各鄉鎮垃圾場臺灣水泥和平製造廠與花蓮縣政府簽訂契約預計要在和平廠內第三座水泥旋窯預定地上興建「氣化爐」,並與現有的2座水泥旋窯連接,協同處理「花蓮縣生活廢棄物」。

臺泥去年開始依「環境影響評估法」,提出環境影響說明書,說明環境影響差異分析;臺泥董事長安平在7月第3次初審會議,親上火線拿出數據,向村民證明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產生的飛灰戴奧辛皆遠低於國家標準;經環保局嚴謹考慮許多面向下,今同意通過臺泥和平廠運用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

針對環評委員以及環境團體歷次於審查會議所提的意見,臺泥承諾增加「地下水檢測」、「周圍土壤戴奧辛檢測」、「SO2(二氧化硫)、HCl(氯化氫)、CO(一氧化碳)等3項空氣污染物24小時連續自動監測」、「全廠污水回收」等項目,並全力配合主管機關監督委員會公開各項監測數據,接受透明化檢視,並持續與村民溝通協調。

臺泥表示,和平村將擁有全國第一個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廢棄物設施,2021年開始,將與村民推動「環保示範村」,成爲環保領頭羊,帶頭提升民衆環保意識;取得相關證照後,預計3年內在開放生態循環工廠園區設置「再生資源利用中心」,作爲垃圾處理、環境教育觀光、與文化功能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