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爲電影強國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電影的獨特藝術形式社會主義文藝本質屬性有機結合起來,讓電影鏡頭聚焦偉大時代記錄偉大實踐

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對於創作什麼樣的文藝作品,培養什麼樣的文藝人才方向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爲新時代中國電影教育指明瞭前進方向

北京電影學院伴隨新中國電影教育共同走過了70年崢嶸歲月,爲電影事業和產業培養了3萬多名優秀人才,努力探索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電影教育道路。我們用70年的實踐,思考和回答着“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的問題,踐行着電影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從開國大典、抗美援朝、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神舟飛天、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閱兵,再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要歷史時刻,都能看到北京電影學院師生校友身影,他們用影像記錄下祖國和人民最真實、最珍貴的畫面

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北京電影學院堅定把立德樹人作爲根本任務和永恆使命,立足學校歷史、電影特色和藝術教育規律,不斷強化“向人民學習、爲人民服務、做人民的藝術家”的藝術觀教育,努力培養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以一批批優秀校友、一部部優秀作品呈現着我們的教育成果,成就着學校的良好口碑聲譽

近年來,我們始終在緊跟時代步伐中打造精品力作,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把電影的獨特藝術形式同社會主義文藝的本質屬性有機結合起來,讓電影鏡頭聚焦偉大時代,記錄偉大實踐,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優秀作品,在傳播弘揚優秀文化中彰顯文化自信。《我和我的祖國》《流浪地球》《攀登者》《烈火英雄》《中國機長》等一系列作品,在藝術創作的基礎上,融入了師生校友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在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實現了口碑與票房雙豐收。2019年,電影學院學生畢業聯合作業獲國際國內電影節各類獎項和提名64次;不久前揭曉的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9大獎項中,電影學院的校友及其作品佔5席,並獲得了多項提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呼喚着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在高等教育創新發展、電影行業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將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努力的奮鬥,爲電影強國和文化強國的建設提供人才支撐,進而爲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爲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