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國產劇新的打開方式?《理想照耀中國》主創這樣說

編者按

近日,一部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組織創作主題重點作品《理想照耀中國》登陸熒屏。40個選題聚焦40組人物,40個故事貫穿百年榮光

爲何是這40個故事串起了《理想照耀中國》?如何讓年輕觀衆“無損耗”地接收成功?“盲盒式排播”怎樣調動觀衆的追劇熱情?近日,《理想照耀中國》總導演傅東育、總編劇振華接受人民網專訪,講述短劇模式下的創作,迴應網友關心的問題。

“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他們的理想”

人民網:爲何是這40個故事串起了《理想照耀中國》?

傅東育:《理想照耀中國》再現了中國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改革時期、復興時期等四個階段的共40個人物和閃光故事,他們是百年曆程中重要歷史瞬間的參與者,也是有理想信念的追夢人。比如《共產黨宣言》中文全本譯者陳望道,《歌唱祖國》的作者王莘,還有第一個個體工商戶章華妹,爲修建紅旗渠而殉職的總設計師吳祖太,疫情期間主動請纓奔赴戰疫一線的“最美護士”杜富佳和排雷英雄杜富國,寫下《把牢底坐穿》的“鐵窗詩人”何敬平等。

劇中更多是一些不爲大衆熟知的平凡人。這非常有新鮮感,也有創新的空間。故事主線緊緊地凝聚在不同時代人們濃厚的家國情懷之中,讓觀衆看到了照耀中國的不只是英雄人物,還有無數個平凡人的理想。

樑振華:這四十組人物和麪孔,他們是並不遙遠的青春紀念冊,是理想的人格載體,他們是不同時代人們身邊親切的姐妹兄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中國人。單集獨立成篇,每集風格博採衆長,不變的是“理想”,從信仰堅守到家國一體,編劇通過對故事的立意與把控,實現40個單元的主題交融

人民網:如何理解片名“理想照耀中國”,蘊含着哪些深意?

傅東育:樸素而美好的情感和願望,就是我的理想。而且,理想從來不是口號,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物的踐行,真的那麼去做了。做完之後就化成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在照耀着這個國家。

恰逢黨的百年華誕,在這個時刻來提理想,其實非常具體。這40個人物已經告訴你了:他們都是爲了這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他們的理想。

樑振華:希望觀衆發現在過去百年長河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夢過、愛過、爭取過。我們希望把更多的光傳遞出去,回首過往,看看星空,理想就在前面。同樣的一種理想照耀過歷史、照耀着現實,鼓舞着曾經的民心,也鼓舞着當下的人心

“把‘人’放在第一位,以細節構建震撼和溫暖”

人民網:《理想照耀中國》是一部大體量的獻禮劇,對你們來說,接受創作任務並選擇做下去的原因是什麼?

傅東育:剛剛接觸項目時,我認爲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回想起來,那種忐忑不安和緊張用崩潰來形容都不過分,它完全顛覆了我做導演的任何心理準備,整宿整宿睡不着覺。但是每天沉浸在這40多個故事裡,熟悉了這些人物的點點滴滴後,我內心創作和表達的慾望更加強烈。我想這時候就不要跑了,和團隊一起全力以赴,打贏打輸那是最後的結果,但我還是要打了。

樑振華:我和總導演傅東育都是入黨多年的“老”黨員,用一部有創新意義的文藝作品來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是我們的榮幸,也是我們創作者表達情感的最好方式。

這個過程的確困難很多,40個人物40個劇本,我們一個一個過。我記得第一個破題的劇本就是王一博主演的《抉擇》,如何用一天發生的故事串起蔣先雲的事蹟。即便我們寫最悲壯的故事都有我們的熱忱和激情在裡面。40個故事意味着40個完全建制的攝製組,前後面試了80多個導演,從冰天雪地拍到春暖花開,轉戰28個城市。所有主創都要和原型人物或者他們的後人面對面聊天,去故事發生地親身感受。當時我完全理解導演的崩潰,但是特別高興我們都堅持了下來。

人民網:有網友評價說,“簡短的故事蘊含巨大能量”。如何在短短25分鐘裡,講好每一個故事?

傅東育: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劇或者一部電影,採用全新的形式使40個短小篇幅的故事完成了一個主題的表述。如何在25分鐘內去講述一個故事,並且能迅速觸動人心,這對主創團隊是一個挑戰,這也是創作過程中最難的地方。

因爲時長有限,所以每一場戲、每一句臺詞都不能多餘,但又不失細節,都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在敘事上刻意弱化人物的高光時刻,以細節構建整體的震撼和溫暖。此外,每一個篇章強調藝術風格要極致,浪漫主義的就要浪漫到底,有喜感的就把喜感做足,紀錄片化的就寫實。所以,40個故事創新採用40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呈現出來了百花齊放式的一種表達。

“讓年輕受衆同頻共振,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人民網:這部劇主演陣容有上百位,且大多是青年演員。同時,“盲盒式排播”也是受到年輕觀衆稱讚的亮點之一。這些都是主創們精心設計的麼?

傅東育:鏡頭對準了不同時期青年的奉獻與堅守,原型人物裡年輕人有很多,所以要用年輕演員來演,在表達手法上也要年輕態。對於這些年輕演員來說,他們的表達是正能量的,那他們的流量就有價值。

有位年輕演員殺青之後,穿着軍裝就給我敬禮,他說那種自豪感從未體驗過。通過青年演員的影響力引燃“理想當燃力”,讓年輕受衆同頻共振,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理想照耀中國》並沒有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來播放,這樣有些隨機的播出順序,有點像開盲盒,似乎有了一種時空的穿越和思維的跳躍感,反而產生了一種1+1>2的效果,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