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拖27年沒好等截肢 中西醫合治1年內癒合

衛福部推行中西醫合治計劃。(圖/記者趙於婷攝)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慢性病患和長期臥牀患者常出現久久無法癒合的褥瘡和足潰瘍等慢性傷口,而中醫在外傷診治上也有一套技術,因此衛福部也推動中西醫合併計劃。臺南市安南醫院中醫部部長何宗融指出,過去曾遇過一名傷口拖了27年沒有好的病患,最後利用中醫體針內服中藥金創膏等治療,讓傷口順利癒合結痂。何宗融進一步指出,如果身上有傷口打了抗生素都沒有好,那就是等着爛掉,他舉例一名有大型複雜壞死性膜炎的病患,該病患原本已經被宣告截肢了,後來透過中醫4個多月治療讓傷口癒合,更免去截肢。義大醫院蔡金川部長也以胃食道逆流舉例,指出有許多病患停藥後會出現復發現象,但透過中西醫合作照護門診,在收治的30位受試者中,平均有6-7的改善。▲北港媽祖醫院何宗融醫師。中西醫合併治療會先由西醫診治評估清瘡後,中醫會輔以「內治外敷」並搭配鍼灸做治療,何宗融指出,內治就是以清熱解毒和補養氣血的內服中藥,鍼灸就是解熱補氣,有消炎消水腫功效,另一方面會藉由外敷中藥膏(如紫雲膏、金創膏、青珠膏)來加速傷口癒合。何宗融指出,目前醫院中西醫合療門診平均2.5個月就可以治癒慢性傷口。衛福部中藥司司長黃怡超指出,希望能擷取雙方長處來達到中西醫合治,衛福部也將持續輔導設有中醫部門教學醫院,來建立新的合作醫療模式。▲治療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