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市場重點轉向國內 新契機如何把握

“2021年的商旅市場是否還有拓展機會?”儘管春季“返工”潮,帶動國內一部分地區機票及商旅酒店預訂有所攀升,但是,很多企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已經適應了遠程辦公或線上線下結合的辦公模式,商旅市場的未來前景如何成爲相關業者關心的問題

近期,全球商務旅行協會發布報告稱,2021年的差旅消費將會同比增長21%。國旅運通全球商務旅行公司在上海的一項最新調查也顯示,大多數中國本土企業和在華跨國公司企業都表示,2021年將在差旅支出上保有充足的靈活度,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全球經濟復甦和業務發展。上述信息的發佈,在某種程度上給了業者一顆“定心丸”。

商旅市場中,企業的核心需求主要是機酒資源採購、行程安排、費用支出與管控等環節。因此有着機酒資源優勢的OTA平臺成爲商旅服務鏈條中重要的一環,有些OTA甚至成立了專門的商旅管理公司(TMC)。有業者認爲,中國出行業務的競爭過去在C端(即個人端),但目前來看,各方基本已形成比較穩定的競合關係,如果想找到新的突破機會,就要看B端(即企業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商旅市場正釋放出新的發展契機

消費需求正在改變

“差旅是企業的剛需。儘管因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境外商旅市場還未完全復甦,但是國內商旅市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已經得到明顯恢復。目前,部分平臺的國內商旅市場的訂單量同比已經超過2020年,預計下半年商旅需求隨着疫苗接種的推廣會得到進一步的恢復,國內商旅市場將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因此,各TMC的注意力都已轉向了國內市場,同時客戶消費模式和需求的轉變也成爲各TMC即將面臨的挑戰。”中國旅遊記者在採訪各OTA及在線企業旗下商旅板塊負責人時,對該市場的前景,受訪者給出了相對一致的判斷。

同程商旅市場營銷總監常鑫表示,如今,人們越來越習慣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商務旅行的問題,特別是集審批、預訂、支付、報銷、數據等爲一體的在線預訂工具備受歡迎。而且人們在出差的過程中也更加偏向於智能化的無接觸服務,儘可能減少人際接觸,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目前,商旅市場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服務商,都面臨重新洗牌。”在阿里商旅相關負責人看來,企業差旅管理的訴求不再以成本爲唯一或者主要考覈指標,企業員工體驗越來越被重視。而且經過疫情的衝擊,不少客戶企業的生存面臨挑戰,但是商旅市場的結算週期都比較長,因此,TMC將面臨墊資風險增加的局面。

媽媽旅遊網商旅定製遊大客戶總監鄒豔華也同樣認爲,市場‘寒冬’並沒有完全過去,資金流對於商旅服務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目前商旅中包括的差旅、會議、旅遊等方面基本上都存在業務賬期問題。對於嚴重受挫的商旅服務企業來說資金流太重要了,疫情下倒逼行業作出改變,實時支付開始慢慢被客戶接受。此外,商旅業務的邊界日趨模糊,技術的發展應用使得商旅服務能承載用戶出行更多模塊的需求,這就需要商旅服務企業將市場邊界再逐步拓寬,讓更多服務搭載在商旅業務上,形成完整的商旅閉合生態

此外,當在線辦公、智能化辦公成爲常態,對於商旅產品的靈活性、臨時性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有業者向記者表示,中國商旅行業尚處在初始發展期,甚至競爭還大多數集中在簡單的價格戰。隨着當前形勢的變化,商旅行業將從單純的以價格導向爲主,轉變爲以技術保障下的產品研發和服務能力的增長爲主。

市場機遇如何抓住

過去,許多企業習慣採用的差旅方式是通過OTA平臺,或者直接對接航空公司、酒店集團來訂購機酒資源,並由企業內的相關人員對員工的行程進行安排,以及進行相關費用的審批、報銷等。近些年,隨着國內大型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選擇將商旅項目的執行與管理工作,統一外包給TMC來處理。後疫情時期,企業對於“節流”的需求更是急速增長。對此,幾家OTA及在線企業旗下的商旅服務機構在本身具備機酒等商旅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紛紛“出招”,搶抓市場機遇。

“商旅管理數字化轉型已成爲必然。”常鑫介紹說,同程商旅通過把商旅各個環節的資源整合在一起,使得員工出差的行程更加簡潔,也使得企業在差旅管理上可以實現數據化、平臺化。同程商旅還通過軟件技術將客戶企業各個時間的差旅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出員工的預訂偏好、差旅支出費用的變化和趨勢,並將其寫入客戶企業的差旅報告中,從而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常鑫向記者坦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保障商旅人士健康安全的重要性,甚至要高於企業差旅的成本控制。因此,同程商旅在深耕技術、產品、服務的同時,也努力爲商旅人士提供完善的健康出行保障系統。同程商旅藉助員工差旅安全追蹤系統,能有效增強員工差旅的安全性,降低企業風險和減少各種風險對公司產生的影響和衝擊。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達到288億元,2020年達到449億元,增長率爲55.9%。事實上,對於企業辦公需求向線上轉移,一些商旅服務機構也早已有了準備。

目前,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企業在線辦公系統都聯手TMC接入了商旅服務,企業微信接入了攜程商旅、同程商旅,釘釘接入了阿里商旅。據瞭解,用戶目前可以在釘釘上完成審批、預訂、報銷機票退改簽等流程,並可以在阿里商旅享受免墊錢、免發票、免報銷的體驗。

阿里商旅方面認爲,傳統TMC供應鏈還不夠完善,阿里商旅通過整合阿里生態中的飛豬、餓了麼、高德等平臺中與商旅相關的產品、服務、技術,並用平臺生態模式引入服務商的優勢資源,爲企業提供一站式數字化差旅解決方案。

鄒豔華介紹,面對當下會議、會展傾向採取線上線下融合的形式舉辦,在保障體驗基本不變前提下,驢媽媽也在嘗試爲客戶提供更多的雲端內容。

理性競爭共創未來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商旅管理普及率不到10%,遠落後於國際市場40%的普及率。與此同時,從2015年至2019年的數據來看,中國TMC交易額與OTA交易額的佔比增速遠高於國際市場,從市場增速可以預估,中國TMC未來還將有高達10倍的增長空間。那麼,TMC如何才能更好地佔領市場空間?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認爲,針對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的變化,TMC需要及時做出反應,在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做出調整。一是這些商旅機構可抓住市場需求的變化,升級原有的商旅管理體系,將線上會議定製、會務系統維護、線上會議衍生服務納入其中。二是針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客戶出行的安全需求及企業管理要求,提供客戶的行程記錄服務、通信等一鍵式服務套餐,加強與線下企業的溝通,增加安全等級設置,在爲商旅客戶選擇出行工具、酒店住宿等產品時提供更具安全性的指引。

尚遊匯文旅董事長鍾暉看來,因爲現在機票和酒店的價格越來越透明,如果還按傳統思路發展商旅市場,可以盈利的空間並不高。因此,TMC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做企業的SaaS級服務,即進入企業的費控系統,爲企業提供差旅管理服務。另外,目前大部分TMC都面臨着墊資的風險,因此,TMC應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將風險最小化,儘可能保證現金流的健康運行。記者瞭解到,已經有一些金融機構開始爲TMC提供金融服務,除了提供融資服務支持,緩解TMC墊資壓力外,還賦能TMC的風控能力,提高TMC供應鏈資源的整合能力。

也有業者提醒,TMC在市場競爭時一定要避免價格戰。中國商旅服務的參與者中,一部分TMC因缺乏技術實力,現金流也很緊張,往往通過低價競爭爭奪市場份額。但是,價格戰會縮小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一旦價格的惡性循環出現,整個行業的服務口碑將會下滑,不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客戶企業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樣需要更規範、更智能、更高效的差旅管理。建議TMC借鑑國際成熟的發展經驗,更快發現差旅管理的創新價值。未來商旅將出現定製化、場景化、管控價值突顯等特徵,這也要求商旅服務企業要以分工協作、資源共享來實現產品的創新與服務,形成完整、健康的商旅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