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九歲男孩的暑假作業 成暴紅插畫書

文/張瀞文

▲最近很多人對迷路(右)說:「加油,以後要當大畫家!」但迷路酷酷的說:「幹嘛當畫家,我長大想當鋼鐵人。」中爲媽媽林小禾左爲弟弟。 (圖/商業週刊提供/攝影曾千倚

「一大早就拚命奔跑的人容易累,其實慢慢走也會到,而且還會發現沿途有很多美麗的小花。」

這是臺北捷運松山新店車廂地板上的一句話,搭配兔子死命往前跑,烏龜沿路欣賞小花的彩繪圖畫。這創作,來自新銳插畫家「迷路」。

「迷路」不止在捷運車廂,他與媽媽林小禾合著的圖文新書,上市兩個多月突破萬本,成爲暢銷書。一月底,華研國際音樂文創簽下「迷路」,是目前華研年紀最小的簽約藝人。

迷路本名叫「汪以墨」,是9歲的男孩,也是全臺灣年紀最小的插畫家。

作品登上捷運車廂超齡表現,一度引捉刀質疑

9歲小孩,不只出書還參與公共藝術,看似神奇。但這一切的起頭,其實只是一份小學生暑假作業

去年暑假,學校孩子做一份以麋鹿爲主題的暑假作業,迷路把自己想像成一隻因爲抓青蛙、錯過跟聖誕老公公回家的麋鹿,在臺灣展開一場迷路之旅。他在作業上寫着:「我哭了很久,後來發現麋鹿迷路在臺灣,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有卡通可以看,還有蟲蟲可以抓,這些在北極都沒有,所以留在臺灣也是不錯的事情。」

林小禾把插圖放上臉書,竟然在短短2、3個月引爆迴響粉絲人數一下就衝破了14萬。

「迷路」發光之前數到8就卡住,老師頻關切

人紅了,十幾家出版社相約邀他出書。但其實,迷路被外界看到前,只是一個患有多動症、在學校容易被嫌棄與遺忘的「隱形小孩」。

林小禾說。幼稚園時,全班都可以數到100了,迷路數到8就卡住,其他同學英文字母都會背了,迷路唸到D就念不下去。到了小學一年級,迷路上課坐不住,說去上廁所,追蝴蝶就忘了回教室;甚至好幾次忘了搭校車回家,晚上校警關門,才發現他還在學校。

在學校的催促之下,林小禾帶着他到醫院檢查,確定迷路是多動症患者

ADD的患者通常有獨特的創造力人生觀、與衆不同的幽默感,驚人的堅持度和毅力直覺非常強。但缺點是容易分心、衝動、靜不下來,因此常被誤認爲懶惰、柔弱、缺乏紀律、不守規矩,美國奧運金牌飛魚菲爾普斯就是著名的多動症患者。

菲爾普斯因媽媽的堅持及陪伴,從一路被人「看衰」的孩子成爲世界游泳冠軍。迷路因爲有媽媽林小禾的用心,讓大家眼中不出色又行爲怪異的小孩,在畫畫中建立自信。

「迷路」發光關鍵媽媽收起彩色筆,走自己路

林小禾觀察迷路,1歲8個月拿蠟筆畫畫,沒經歷畫線狀點狀就直接跳到馬鈴薯人,兩天後就跳到故事期,到了3歲,他畫的恐龍呈現有大小遠近的透視感。她知道這不是3歲小孩會有的透視觀。

當時,她不知孩子是多動症患者,但確認孩子與衆不同,擔心孩子原創力遭破壞,所以一般家長買給小孩彩色筆,她一律禁止,讓孩子自己摸索、拼湊。到了迷路4歲,她更是找遍臺北的兒童畫畫班,一家家比較教學內容,她要找「畫不像」的畫畫班,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創作。

如今,許多人問林小禾如何教出這樣的孩子?「少教一點就對了!」她說,ADD的孩子不是不會,只是學習過程比較慢,大量的陪伴、發掘孩子的長處,欣賞、鼓勵,孩子就能走出自己的路。

【 更多報導

嘆!一個財金高材生:進了外商銀行,最重要的能力竟是「找餐廳

單身男快看》約會3次,對方都不掏錢,這種女生別交往!

除夕夜的詛咒!萬貫家財,家族大老卻都活不過60歲…

洗碗時,習慣「先泡水再洗」竟是悲劇的開始?煮飯必看5個衛生習慣

過年發福了,怎麼辦》超簡單!一週內就能瘦4.5公斤的「8小時減肥法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