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恐怖!輻射魚早上了你家餐桌

文/張瀞文

9月,韓國人最擔心的不是北韓又要試射飛彈,而是從日本福島核電廠排到海里、每天動輒超過百噸的高濃度輻射水。韓國政府宣佈全面禁止日本福島附近八縣水產進口,甚至嚴控日本進口食品檢測標準,將現有放射性元素銫污染標準由每公斤370貝克,縮緊至100貝克。

其實臺灣民衆更應該提高警覺!因爲政府把關不嚴,檢驗抽樣太少,目前遭輻射污染的食品已經滲透到臺灣市面,食品安全出現嚴重漏洞

在臺灣,放射性元素銫污染標準定在每公斤370貝克,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就說,臺灣放行遭輻射污染的食品進入市場販售,不僅影響小孩、孕婦健康,更進一步讓低階核污染食物名正言順端上你家餐桌

全部都合格幼童零食驗出低輻射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今年上半年,日本農林水產物的前兩大出口地區分別是香港及臺灣,擁有700萬人口的香港,一天便檢驗262件日本進口食品(以8月27日爲例),每日即時公佈資訊,萬一驗出,進口商自願交出予以銷燬。

反觀有2300萬人口的臺灣,衛生福利部一週才公佈一次檢驗結果,每週檢驗樣本數大約250件,還不到香港一天的數量。

臺灣不論在檢測頻率、行政效率處理方式上都處於「慢半拍」,不僅福島輻射污染擴大後,到目前還沒看到政府提出因應對策,甚至從兩年多前日本大地震以來,因官方不夠嚴謹,已經讓民衆吃下低輻射食品,健康暴露在覈輻射風險中。

根據衛福部內部資料顯示,從2011年3月15日至2013年9月8日,一共抽檢41766萬件各類日本輸入食品,其中有172件驗出含有微量輻射物質

日本料理高級餐廳最愛的比目魚、紅𫠐,小朋友愛吃的栗子薯條棒等,都曾被驗出含有輻射物質。

其中17件包括小麥粉、薯條棒、冷藏鯽魚綠茶,曾被驗出含放射性銫-134及銫-137,含量每公斤超過100貝克;甚至曾驗出有綠茶粉放射性銫-134及銫-137每公斤含量高達321貝克,已在超標邊緣。

低輻射無害?嬰幼兒和孕婦易受影響

根據國內法令規定,172件驗出含有微量輻射物質的食品中,含輻射的數值都符合國內標準,衛福部也始終對外宣稱「從311到現在都未出現日本進口食品有檢驗不合格案例」!

但日本及韓國的法令均規定,食品當中銫-134及銫-137的總和含量限值爲每公斤100貝克。

當日本進口到臺灣的部分食品,銫含量超過每公斤100貝克仍可過關,立委林淑芬就說,這代表在日、韓早就被當成低階核污染食品而遭到丟棄的東西,已光明正大進入臺灣賣場販售。

對此衛福部食藥署認爲,這些食品輻射含量並沒有超標,當然可以在市場販售。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如果食物遭放射性物質污染,任何清洗,高溫、高熱,都無法去除核污染,嬰幼兒、成長中的青少年及孕婦若吃入含放射性銫的食物,對健康影響相當大。

從福島核災發生,到最近核污染進一步擴大,衛福部始終選擇「絕不公開驗出輻射食品名稱、絕不公佈廠商名稱,以及絕不說出鋪貨通路」這「三不」做法,林淑芬多次質疑,已從衛生署升格的衛福部,到底是爲國人健康把關?還是說穿了只爲了保護商家的權益?

【 更多報導

 拒變廣告看板》黃色小鴨熱潮!你不知道的4個秘密

 給中南部年輕人的忠告:想回鄉?30歲後再說吧

 哇!原來臺灣物價比日本還高得嚇人?

臺灣人錯誤養生觀:吃冰對身體有害

 「我是爲你好!」8個控制狂症狀,小心衆叛親離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