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冷翻了 首季交易僅25億創調查以來新低 

▲根據高力國際統計,第一季商用不動產累積交易額僅約2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近7成,創下調查以來同期新低紀錄。(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陳佩儀臺北報導

根據商仲統計,今年第一季商用投資市場買氣依舊疲弱不振,只有零星自用與投資交易案,累積交易額僅約2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近7成,創下調查以來同期新低紀錄;相較冷清的商用市場,土地交易相當活躍,成交金額近400億元,顯見開發商手上原料已漸去化下,開始進場補貨

根據高力國際統計資料顯示,第一季前五大商用交易案,沒有一筆交易金額達到10億元,最大一筆爲首都大飯店巨蛋館案,爲家騰建設賣給薪升暘開發,其爲益航子公司,交易金額甚至不到7億元,僅6.7億元;若進一步分析前五大交易案,僅有2筆突破5億元,其餘均在4億元以下,甚至有兩筆交易金額僅約2億多元。

高力國際辦公樓工業物業服務資深執行董事楊慧明指出,本季主要商用不動產交易類型辦公室、廠辦以及旅館(其它類)等,交易金額各約5.4億、12.8億、6.7億元;佔比各約27%、51%、34%;買家則以製造業爲主,共出資12.3億元,佔整體交易總額約49%。

高力國際國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分析,投資市場在投資人普遍保守觀望下,缺乏整棟大樓出售物件,且第一季仍看不到壽險業者的蹤影,交易清淡。不過他認爲,雖然第一季數字看起來很悲觀,但在預期下跌風險有限且租金市場持續看漲下,已有投資人開始逢低佈局,預期未來兩季會重新回到市場。

相較冷清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土地買氣相當活躍,第一季土地成交金額39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增202億元,增幅超過1倍之多,更爲調查以來同期次高紀錄。

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執行董事黃正忠指出,本季土地交易來源主要是各地方政府標售案,買家以建築開發商爲主,合計出資177.9億元購買土地,佔比約45%,第二、三大買家則分別爲製造業,約出資96.2億元,佔比約24%,以及壽險業者出資近78.1億元,佔比約19%。

黃正忠說,土地市場交易開始活絡,顯見開發商在手上原料已漸去化下,開始進場補貨。他認爲,未來投資商機在於臺北市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東環段),完工後可大幅改善大直、內湖一帶交通,衍生商機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