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請問蔡總統 兩岸一家親錯在哪?
對於不幸遭遇重大自然災害者施予急難救助,最能彰顯善意、增進情誼,不但有各國政府組織的救援隊,國際團體、人道組織也都會自發性對災區伸出援手、捐助物資與金錢,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2008年「大陸汶川大地震」、2010年「海地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國際無不緊急啓動援救、伸出援手。
然而,兩岸卻總是因爲政治對立,連災難救援都還要相互較勁、設下障礙,不但無助於緊急救災,反而讓彼此的不信任加深。由於兩岸當局互信幾至蕩然無存,甚且敵意上升,此次花蓮震災北京繞過兩會管道,改以花蓮縣長爲對口,即使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和海協會會長陳德銘都在致電中向遇難者和受災者表達哀悼和慰問,強調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大陸同胞感同身受,願意提供包括派遣救援隊在內的救災協助。但陸委會當然不接受大陸這種繞過主管部門的做法,大陸也明知道沒有陸委會許可,大陸的救援隊無法成行,兩岸偏爲了政治角力延誤救災的黃金時機,徒然傷害民衆情感。
遺憾的是這樣的模式一再重演。在「921大地震」期間,當時臺灣官方和媒體充斥大陸拒絕提供空中走廊,以致延誤俄國救援隊抵臺時間的說法,美國多位衆議員據此批評北京阻撓救援,臺北市議會也通過決議譴責,一時臺灣民衆羣情激憤。然而事後證明這個說法不實,俄羅斯至臺灣的航線在1998年已經取得國際航行許可,並不需要經過北京政府同意。當時北京曾考慮通過聯合國啓動國際救援行動,海協會也曾致函海基會詢問需不需代提案協助,但我方無法接受由北京代替提案,因而答覆無此需要。
但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兩岸卻能克服政治對立,臺灣不但政府與民間共同發起捐款,總計逾新臺幣68億元,慈濟及臺灣紅十字會合計111公噸的賑災物資透過兩岸首架人道救援包機直飛。到2009年8月的莫拉克風災,馬政府反而接受美國軍用直升機來臺救災,卻拒絕大陸的米-26直升機來臺,顯見兩岸互疑並不因政黨輪替而消失。
去年8月大陸四川「九寨溝大地震」,藍綠網友爲臺灣該不該捐助互嗆。去年一年來,大陸網民因媒體經常報導綠營「去中國化」動作而拉高武統分貝,兩岸敵意瀰漫,類似氛圍曾在千島湖事件、SARS事件時一度出現,但這不僅不可能達到兩岸心靈契合的境界,完全是反向而行。
實際上,兩岸同文同種,本是血濃於水的一家親,不論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彼此相近相容、互補互利。臺灣文化本來就是根基在中華文化的母體上,臺灣本土沒有必要也不能拒斥自己的血緣和文化,否則就成了陳之藩心中的「失根的蘭花」。臺灣價值如果硬要割斷中華文化,將剩下日據時代的殖民記憶和國府遷臺至今的亂局,如此不但論述無法成形,無法取代傳統文化認同,更無法承受當臺灣人站到整個民族對立面時,來自全球華人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壓。
面對中國崛起,真愛臺灣當然至少必須做到維持兩岸穩定,努力維持兩岸關係穩定不是在努力愛臺灣嗎?民進黨應回到追求臺灣最大利益的正途上,而不是一味訴諸和大陸對抗來圈住支持者。柯文哲願意試探以兩岸一家親爲臺灣尋找新出路,應樂觀其成。兩岸本就是一家親,大陸領導人多次強調,兩岸同爲一家人,什麼事都好商量;反之,堅持兩岸一邊一家或一邊一國,就成爲零和的殊死鬥,這絕對不是臺灣應走的路。
中國大陸初露崛起勢頭,追求全面脫貧、從小康到強國的關鍵期,要堅定追求兩岸心靈契合,兩岸最終應自願性融合爲一,而非強制性的逼迫合併。臺灣確實是整個中華民族復興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但這塊拼圖不應強取硬拼,北京應展現更多耐心,繼續尋求和臺灣執政當局對話的機會,用溫情讓迷途的孩子回家,否則,越多打罵,只會跑得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