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柔軟與親和之誠 重建兩岸手足之親

臺灣競爭力論壇日前公佈一項最新民調,高達六成民衆認同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或不否定是中國人。此一「臺灣民衆國族認同」調查,以更爲精密的融合式提問,深入分析民衆對臺灣人與中國人之間的認同連結,而當「中國人」定義民族時的認同更高。前述結果,基本上反映臺灣晚近廿多年來民主開放後政治影響認同的痕跡,也平實反映兩岸血濃於水的血源歷史淵源;務實看待此一調查結果,對兩岸關係更趨頻繁的全方位交流、乃至更長遠的發展,都會有正面意義。

無可置疑,不論是一九四九年後遷臺,或更早於明鄭時期來臺,百分之九十八的臺灣民衆都移民自中國大陸,在中國漫長歷史進程中,臺灣很長一段時間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即使日據半世紀,甚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擺脫日本殖民後的很長一段時日間,臺灣民衆也普遍地認同自己和大陸人民同屬中國人;這個中國既是國民政府憲法基礎下的「中華民國」,更是同根同源的「中華民族」。就像蔣經國總統生前曾言,「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其言意在更深化他與臺灣本土的連結;而前總統李登輝在其主政前期,亦曾宣示,「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其言則意在他與國民政府一脈相承的法理情感連結。

然而,此一情境在李登輝主政後期,國家認同就開始傾斜,二○○○年政黨輪替固然進一步鞏固臺灣民主化,卻也讓國家認同進一步轉變,「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論述方式,竟只能成爲幽微難言的存在。何以致此?不能不歸因於政客族羣操作攫取選票,讓多數民衆在認同「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的同時,混淆了國家認同與族羣認同的界限。同時,過去兩蔣時代奠定的「一箇中國」的國家認同基礎,在歷經多次憲法增修條文之後,更多數人認定這部國家根本大法已重新量身打造適應於臺灣的中華民國,而非包含大陸的中華民國,進而忽略憲法增修條文之前提系「國家統一前」。

從歷史情境分析,臺灣國家認同與族羣認同的窘境難解,也和臺灣的特殊處境相關。早在廿世紀初期,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爲了擺脫西方霸權殖民,紛紛標舉國族主義,並以此做爲獨立建國的政治基礎;臺灣原本在擺脫日本殖民後即可建立正常的國族認同,然而,國民政府統治初期的政治社會動盪,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卻造成臺灣民衆的認同障礙。

書寫《臺灣人四百年史》的獨派學者史明最近出版其口述歷史,毫不隱諱地剖白他內心的轉折:成長於日據時期的臺灣,他否定日本殖民統治,赴大陸參與抗日,甚至深入中共解放區,但對當時共產黨的思想控制不以爲然,想盡辦法回到臺灣,又看到國民政府的腐敗,從而建立他的臺獨理論基礎:臺灣根本還沒擺脫殖民。此一立論與李登輝的「外來政權說」若合符節,然而,他的理論基礎在臺灣民主化且政黨輪替後,卻距離現實基礎愈來愈遠。

民進黨執政八年,承繼的既是中華民國政權,就很難完全切割中華民國的歷史脈絡,即使一連串「去中國化」的作爲,讓「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否定認同」比例增加,但卻無法切斷兩岸同爲中華祖源深層民族意識原鄉情結,這也是爲什麼若干獨派人士要以「華人」涵蓋此一認同。質言之,族羣認同以情感性的心理歷程爲基礎,這個基礎代代相延,包括信仰民俗,都是此一認同落實於生活的表徵;臺灣儘管有卅年的荷據時代、五十年的日據時代,加上國民黨統治時期兩岸分隔半世紀,長達一百卅年的隔海相望,都無法斷離兩岸同屬華夏的源流,不論遙祭祖先、逢節拜神,其香火一以貫之,均來自中原大陸。

臺灣位處大陸邊緣,數百年來多次政權轉換,使臺灣的國族認同,一直呈現隨統治情境而變異曲線;時至今日,可以確認的是,臺灣人可以是中國人或不否認是中國人的認同,其實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那麼絕對割裂,不論這個認同是國家的、還是民族的,爲了臺灣社會的和諧,以及兩岸得來不易的和平契機,大家都應該珍惜且尊重。而彼岸同樣也該試着理解臺灣人認同歧異背後的歷史成因,以更柔軟與親和之誠,重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手足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