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抓着張飛打岳飛 徒留笑柄
一些政治人物與特定立場媒體聯手以「拿國人救命錢援中」爲理由,痛批政府去年動支第二預備金6557萬元,捐助大陸青海玉樹震災及甘肅舟曲縣土石流災區重建;又以「中國施壓,福斯撤銷投資臺灣」爲名義炒作「反中」議題。我們建議這些政治人物與媒體應該多閱讀資訊,釐清事實,更要看清楚時代與潮流。大環境已經改變,再用舊伎倆玩老把戲,最後只能自我擁抱取暖。
先談動用第二預備金援助大陸天災事件。行政機關動用第二預備金須符合預算法,該法第70條規定動用條件有三:原列計劃費用因事實需要奉準修訂致原列經費不敷、原列計劃費用因增加業務量致增加經費、因應政事臨時需要必須增加計劃及經費。此件捐助,應屬「因應政事臨時需要」範疇。第22條第3項在動支數額及但書方面有例外規定:每筆數額超過5000萬元者,應先送立法院備查,但因緊急災害動支者,不在此限。
從金額來看,去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第二預備金編列80億元,政府捐款3210萬元協助玉樹、3347萬元協助舟曲,合計6557萬元,僅佔第二預備金總額的0.82%,兩筆金額均各未超過5000萬元,不僅屬於緊急災害的合法動支,亦未超越法令限制,政府自有權依法動支。
以第二預備金援助大陸天然災害,其實是民進黨政府首開先例。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時行政院長張俊雄宣佈由政府動支第二預備金7億捐助重建,曾傳爲美談。當時可曾有民進黨政治人物或媒體聲討?至於指責政府將原屬「國內使用」的「第二預備金」挪用至其他國家,更是不值一哂。2004年南亞大海嘯,時任行政長游錫堃立即宣佈捐助500萬美金,當時外交部長陳唐山便表示,若年度經費不足支應,可能動用政院第二預備金;假若今天的捐助對象並非「中國」,他們還會反對嗎?
玉樹震災造成近2700人罹難;舟曲縣土石流造成1700多人死亡。地震、土石流,是臺灣熟悉、也經常發生的天然災害,以較嚴重的921大地震、莫拉克水災而言,前者奪走2415條生命、後者造成近700人遇難、失蹤,當時臺灣展現出強大無私的民間慈善與公益力,不分族羣與立場緊密團結,令人動容。
面對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沒有人希望天災降臨;但是,一旦遇到救災,便應該跳脫政治、不分你我。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在50年代貧困階段曾經接受大量國外援助的臺灣,竟然還有「人民沒有繳稅給中國,納稅錢卻被拿去捐助中國」的質疑,我們只能感慨,這是何等狹隘的頭腦?
兩岸已經進入和平發展期,誠然,在諸如主權範圍、國防安全、臺灣定位、參與國際組織,甚至在產業競爭等方面仍存在許多矛盾與競合,但兩岸應該以合作代替對抗,以和平競爭代替威脅恐嚇。
兩岸的和平除了需要民間交流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政府善意」(亦即,雙方人民認知對方政府對其善意與否或善意程度),對大陸的天災動支0.82﹪第二預備金援助,僅是基本的善意。
至於福斯投資事件,政治人物與媒體的態度更是可議。首先,大陸在經貿議題上,對臺灣「讓利」已不及,豈有打壓之心?如果不是讓利,ECFA協商時,大陸豈會在開放農產品、臺灣中小企業主力產品進口問題上全面棄守?看看美國,僅僅爲了牛肉瘦肉精事件就擱置整個TIFA談判,當知大陸讓利的難得與誠意。
福斯是否在臺灣設廠的唯一考量是投資利益,當時福斯有意來臺設廠的主要利基是ECFA納入整車出口減免關稅,但ECFA最終僅將汽車零組件納入;一旦失去利基,福斯自然撤銷原計劃,對企業而言,這是最簡單的法則。福斯在臺灣設廠,如果有利可圖,大陸縱然打壓,亦屬枉然。
當然,大陸最終未同意開放整車免關稅進口,有兩個原因,一是保護大陸汽車廠利益,另一個更重要原因是臺灣汽車自制率偏低,開放後會讓單一廠商獲利太大。兩岸產業的競爭是必然的,但將廠商競爭與投資利益問題一味歸咎「中國打壓」,未免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