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生鮮“錢大媽”清晨剁肉聲引發鄰里矛盾,上海一門店被澆污水

“我都被吵得神經衰弱了!”

今年2月底,上海市閔行區的鄭女士樓下,開張了一家“錢大媽生鮮商鋪原想是就近買菜的好去處,如今卻成了煩惱。原來,商鋪需在凌晨進貨,並在清晨處理大片整豬,期間帶來的卸貨聲、剁肉聲等令一家人備受困擾。爲此鄭女士多次與商鋪交涉,甚至發生衝突,“鬧得很僵”。

“錢大媽”是2019年開始在滬上遍地開花的社區生鮮零售品牌,“不賣隔夜肉”是其標誌性口號。不過,在實施包圍社區的市場戰略同時,生鮮業態鄰里關係也開始出現緊張。在上海市民服務熱線12345平臺上,近3個月涉及“錢大媽”噪聲擾民投訴有81件。社區生鮮業態是否適合開在居民區?是否有辦法緩解新業態與居民之間的緊張關係?

居民:凌晨就開始製造噪聲

6月1日清晨7時,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來到閔行區莘莊鎮疏影路999弄富林苑·中區小區,大門兩側一溜商鋪,右側頭一間就是生鮮肉菜連鎖商鋪“錢大媽”,紅色招牌十分惹眼,店門口的消費者已絡繹不絕。

這家“錢大媽”商鋪層高約3米,外側擺放時蔬、海鮮與收銀臺,中間的一張木桌上堆滿肉禽蛋貨品,裡側有一處鮮肉冰櫃豬肉分解檯面。商鋪的正上方是鄭女士家的兩間臥室

鄭女士告訴記者,爲了蒐集擾民證據,她記錄了自己被“錢大媽”剁肉聲驚醒的時間,如4月19日5時43分、4月23日5時18分、4月28日6時15分……,這也讓她掌握了“錢大媽”的營業規律:“進貨在凌晨進行,分肉類和時蔬等生鮮兩批,板車拖運聲、塑料籮筐推拉聲、叉車卸貨機械聲會持續1個多小時。員工上班後開始上架補貨,5時左右開始剁排骨,6點半開始剁大骨,‘咚咚咚’的震動聲不絕於耳……”商鋪7點開門營業,熙熙攘攘的客流又帶來人聲喧譁。

監控顯示,4月23日5時左右,門店開始在加工區分切整片豬肉。

△6月2日凌晨時分,居民拍攝到錢大媽分別運送豬肉與時蔬抵達門店。

她與愛人前往商鋪交涉,希望能調整剁肉的位置,且剁肉時間能延後至7時,但未果。而與此同時,4月初,鄭女士開始向“12345”反映“錢大媽”在營業中帶來的噪聲困擾,莘莊鎮規建辦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後,認爲商鋪證照齊全,剁肉聲在經營行爲中無法避免。5月初,規建辦工作人員應鄭女士投訴再次查看,稱店長原本打算將肉食加工檯安置於店內消防栓處,但消防需保證有1.5米空間,無法滿足移位要求。他們查看門店的24小時監控,“顯示該店在經營過程中已經做到不擾民”。

5月8日(週六)6時20分,剁肉聲比往常來得晚一些。鄭女士試圖用手機錄音,但發現錄製後並不明顯,似乎已沒有手段證明“錢大媽”產生的困擾。5月15日,多次維權未果後矛盾激發。鄭女士多次將帶水的拖把伸出窗外“洗陽臺”,污水澆落到商鋪門口。正值顧客盈門,此番動作引來指責,“太不道德了!淋了我一頭污水!”但也有知道內情的顧客說:“因爲這裡太吵,他們小孩睡不着。”

△5月15日,居民用拖把清洗陽臺,污水流到路人和貨品上。

6月1日早上7時30分,記者在鄭女士家靠近肉食加工區的臥室裡停留了40分鐘,期間聽到了4次較明顯的“咚咚聲”,有輕微震動感,是木案剁肉產生的聲音。鄭女士坦言,現在這個時段的剁肉聲確實不大,但7時以前的半小時內,剁肉聲足以驚醒人,因爲大骨、蹄髈的切割必須用足力道。

店長:不提前剁肉會影響營業額

記者轉而前往“錢大媽”門店內觀察。肉食加工區附近,招牌顯示肋排、軟排、帶骨大排、優鮮排骨等數十種豬肉部位分割圖解。敞開式的冷櫃裡擺放着8盤已經分解好的豬肉,白花花的8個蹄髈陳列其中。緊貼着一處不鏽鋼檯面上,放置了一塊約2平方米塑料面板,這裡是剔肉區切肉師傅拿起一摞尚未拆分的肋骨,毫不費力地用短刀剔除餘肉,剝離出4根排骨,轉身將排骨放在一角的木墩案板上,再換一把笨重的砍骨刀利索地揮下。沉悶的“咚咚咚”聲出現,但聲量級比記者預料的小很多。

剁肉的木案是一個50釐米高的木墩,切肉師傅稱,不僅沒有靠牆放置,還在木墩與支撐腳之間加了一層海綿。“這個大木墩是我花了幾千塊錢買的!”店長認爲,其商鋪的業態決定了不可能完全沒有聲音,“原來的梨木砧板比較矮,可能會跳動,我想能改就改吧。但投訴人仍然不滿意。”

不僅如此,店長還採取了其他一些減少噪聲的辦法。如在門店入口處添了一張木桌,用於分切整豬,“分切好再搬回裡側。”同時,調整了切肉師傅的拆肉手段,“用小刀切分,順關節切,可以直接拗斷,聲音相對比較小。”速度則相對比較慢了。門店每天至少要進四五片豬肉,15至20分鐘分切完一片,因而最少也得分切1個小時以上。店長稱,他們也曾試過一次等到7時開始分切肉,結果生意慘淡,“外面等着買肉的人一大批了,我這肉還沒分好。”因此,他們的“底線”是,6時多開始分切肉,6時半開始賣肉,7時再開始剁肉。

△門店爲改進噪音擾民問題,購置了一個圓柱形木墩作爲剁肉木案,並在支撐結構處增加海綿墊,爲轉移剁肉位置在門店大堂處擺設木桌。

而進卸貨的時間由總公司根據每家門店的銷量和需求決定,每天動態調整配送路線,凌晨12時開始配送,抵達門店的時間並不確定。店長稱,清店時會將空箱子歸置到門口,縮短拖拽距離。也向公司反映過卸貨產生噪聲的問題,物流司機已經被罰款幾千元了。

“錢大媽”總部稱投訴已經得到解決

在“12345”,同樣被“錢大媽”店鋪剁肉聲困擾的市民不少。寶山區彭先生反映,樓下開張半年多的“錢大媽”商鋪,早上5時半便開始剁肉,一直持續到中午。隔兩三分鐘就有剁肉聲和震動感。工作人員多次上門溝通,剁肉開始的時間延後了半小時,但力度未減,聲量依舊。據工作人員稱,商家承諾在案板下方墊東西,設立擋板。但從居民感受來講,沒有明顯效果。黃浦區尉先生也反映,今年2月初樓下開設一家“錢大媽”商鋪,每天5點半開始切肉,由於是上世紀70年代初老公房,隔音很差,剁肉“聲聲入耳”。投訴後,店鋪在開門營業前改將案板放在地上剁肉……

△黃浦區斜土路上的錢大媽門店切肉區。

一線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也告訴記者,非機器設備產生的噪聲擾民問題往往只能依靠雙方協調解決。但實際上,經營者們認爲,現在房屋設計質量不好,共振的頻率肯定有,臨街商鋪的房子多多少少會受影響,居民自身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而居民們則認爲,卸貨、剁肉聲等噪聲由經營者產生,理應整改到讓居民滿意爲止。兩者之間很難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富林苑·中區居委會的瞿主任表示,在要求商鋪採取措施後,民警曾入戶覈查,認爲噪聲“不是很響,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可能業主對這方面很敏感。而“錢大媽”主打的現切肉環節是其特色,不可能改成冷鮮包裝方式。前述門店店長也坦言,總部在選址時僅考慮了客流價值,沒有預估鄰里影響,在提前裝修、規劃上也忽略了隔音等措施,“現在很難改結構。”

對營業中產生噪聲擾民的問題,“錢大媽”是否提前告知加盟方、居委會、相鄰居民?是否有意識地有所預判糾紛,預先採取減少噪聲的辦法?門店就市民投訴而採取的措施及落實情況如何?記者就這些問題聯繫位於廣州的“錢大媽”總部相關負責人。6月7日,對方答覆記者稱,從投訴專員和運營人員的反饋看,投訴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顧客均表示滿意。其他方面的問題,公司規定暫不做延伸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