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未來啥樣?17個重點區域有八大升級

15分鐘工作圈示意圖

近日,深圳重點區域開發建設總指揮部第十二次會議召開,17個重點區域公佈,目標成爲深圳未來的重要增長極。南都記者翻看這17個重點區域,既有深超總、空港新城大運新城這樣的“城市新客廳”,也有梅林-彩田片區筍崗-清水片區、鹽田臨港產業帶這樣的“舊城更新”項目。這些項目要建成什麼樣,從項目規劃來看,涉及到慢行系統、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等未來城市的概念。看着這些高大上的規劃,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名片”呼之欲出。

五年過去,13個重點區域變17個

南都記者瞭解到,此次公佈的17個重點區域中的13個,早在2013年起就開始規劃了,當時的要求是力爭實現“一年全面啓動、三年形成規模、八年基本建成”。五年時間過去,13個重點區域變成了17個,而這17個重點區域基本上都在建設或規劃中。

根據這17個重點區域的目標定位發展階段、空間規模、產業類型、活動人羣等差異要素,可以分爲四類。分別是:

第一類中心服務性重點區域,是指以高端商務、商業服務和高等級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爲主導,聚集服務業就業人羣的服務性城市地區。包括: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坪山中心區、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區、寶安中心區、大運新城和空港新城。

第二類科創園區型重點區域,是指以生產製造、科技研發等產業功能爲主導,集聚科研研發、生產製造業和相關配套服務人羣的產業型城市地區。包括: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高新區北區、留仙洞戰略新興產業基地、福田保稅區、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啓動區和鹽田河臨港產業帶

第三類是綜合集羣型重點區域,是指容納生產和生活功能,集聚多元化人羣的綜合型城市地區。包括:梅林-彩田片區、筍崗-清水河片區、光明鳳凰城、阪雪崗科技城和國際低碳城。

到這裡,三種類型已經囊括了17個重點區域,但是在此基礎上還有第四類,也就是舊城更新型重點區域,該類型重疊了部分前三類的重點區域,比起在空地上新建,這些重點區域是利用了城市更新盤活存量的特點。第四類重疊的重點區域包括:梅林-彩田片區、福田保稅區、坪山中心區、筍崗-清水河片區、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和阪雪崗科技城。

去年總投資1463億元

會展中心、空港新城等項目陸續開工

根據計劃披露,2017年,重點區域計劃投資總額1403億元,實際完成總額1463億元(不含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完成率爲104.31%,較2016年投資增長48.45%。而2018年上半年,17個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完成計劃進度,完成投資931.44億元,同比增長50 .48%。

就具體項目而言,在2017年,光明鳳凰城、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區完成投資均超過200億元,阪雪崗科技城完成投資超過150億元,過半重點區域完成投資超過50億元。柔宇國際柔性顯示基地二期、亞太衛星等一批高端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空港新城綜合管廊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騰邦總部基地、天安雲谷產業園一期、深業上城等社會投資項目進展順利。而今年上半年,光明鳳凰城、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區也完成了投資超百億元。

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爲例,2016年9月28日開工建設,項目一期將於今年9月建成投用,整體建成後將成爲全球第一大會展中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用地面積148萬平方米,一期及周邊配套設施總投資達867億元。將作爲綜合商業配套,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將發展成集會展展示、產業總部、商業中心、國際酒店、精品公寓生態公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複合物業生態。

而今年上半年完成超百億元投資的光明鳳凰城,距離2014年啓動建設也有4個年頭了,總投資預期會達到863個億的光明鳳凰城,今年6月12日,迎來了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動工儀式,根據規劃,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佔地面積約5000畝,重點佈局8個醫科和新工科學院,可容納2萬名學生。

六大原因促使區域“升級

作爲重點區域,這17個項目實際的規劃是“引領和代表全市質量型開發建設的核心地區、探索全球創新之都創新空間供給的先行地區”,對於爲什麼要做這樣的“規劃升級”,深圳市重點區域開發建設總指揮部辦公室分析了六個方面。

首先是跟城市發展有關係,部分區域空間品質、設施質量、環境質量無法滿足創新企業和人才的品質需求。以阪雪崗科技城爲例,位於龍崗區阪田街道的阪雪崗科技城,過去又叫華爲科技城,1987年成立的華爲總部就設在這裡,隨着時間發展和用工生活需求,周邊發展出了大量的城中村,不僅制約區域發展,也和深圳的城市定位不符。在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改造下,未來這個片區將變成高新技術產業雲集區,成爲“東進戰略”的主引擎。

其次是跟產業定位有關係,工業區塊線內的產業空間品質不一,大量傳統、低效益的產業空間有待提升,配套有待補齊。按照過去的規劃,深圳部分傳統產業已面臨淘汰升級,而根據17個重點區域的規劃,新的產業區則呼之欲出。包括留仙洞戰略新興產業基地、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啓動區等等,都和深圳戰略新興產業一一對應。

再者是與建設方向有關,新規劃的重點區域,需在開放空間環境設計精細化有待提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需達成共識。從 規 劃 來看,各個區域重點項目 都 制定 了 高標 準 的市 政 基礎 設施、海綿城市、綜合管廊 、智 慧 園區、園林綠化、景觀照明技術標準和設計導則,建設方向指向未來型城市。

除此以外,還有重點區域存在污水設施高負荷、市政管網老化或市政管網不足的問題,而部分片區的城市更新會使建築量和人口激增,基礎設施壓力繼續加大;交通設施精細化建設有待完善;以及缺乏穩定持續的規劃、建設、開發和運營主體等問題,這些17個重點區域的建設中都將要一一面對、一一解決。

對標國際一流水平

建成後17個重點區域有8大升級

根據規劃,建設17個重點區域對標國際一流的城市建設方向後,主要梳理八大方向,而這八個方向也組成了深圳的“未來之城”。分別是:產城融合樂居宜業高品質城區;多元複合、緊湊集約的中心功能區;雙創導向、活力高效的產業區;以人爲本、多元包容的現代社區;優質宜人、綠色共享的開放空間;安全舒適、開放活力的街道空間;高效便捷、多層次的公共交通;韌性低碳、安全智慧的基礎設施。

以“產城融合、樂居宜業的高品質城區”爲例,對標的是新加坡緯一科技園,建成有序融合的品質產城空間。提出“構建15分鐘工作圈”,建立建設緊湊便捷的工作圈和生活圈針對就業人羣需求,完善工作配套服務設施,建立辦公地與公共設施、開放空間、公交站點的便捷聯繫。

而“多元複合、緊湊集約的中心功能區“則要求:增加屋頂花園、建築架空底層等中小型公共交往空間,打造全天候公共交往空間;在軌道站點核心區內,建設遮陽避雨、室內外交織、無縫銜接的二層連廊系統;推廣立體綠化,建設屋頂花園。

至於社區升級方面,以深圳中心區的水圍村29棟農民樓改造爲504間人才公寓爲代表,成爲了人才保障房社區試點。既保持了原有的建築結構、城市肌理及城中村特色的空間尺度,又通過空中連廊、電梯庭院和室內連廊,串聯所有樓棟和屋頂花園,營造出立體的生活街區;通過提升消防、市政配套設施及電梯,成爲符合現代標準的宜居空間。未來不僅是水圍,還將成爲其他舊改項目的範例。

採寫:南都記者 傅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