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家鄉味.人情味》擀出老眷村新外省的愛情故事(上)

光復新村保存了臺灣眷村原貌大陸電視劇原鄉》曾來取景。(記者王曉鈴攝)

說起眷村,總是會想到鄉音很重的外省老兵,以及好吃的饅頭包子麪食。如今外省伯伯凋零,在臺中的光復新村卻進駐一位新外省,而且做面手藝一流。有趣的是,來臺前不知眷村爲何物的他,如今比臺灣人更愛眷村,可說是光復新村的代表人物

一碗簡單的面,吃起來卻令人再三回味,這家麪店叫做「麪粉遇見水」,是光復新村頗有名氣的打卡店家。在這間麪店遇見彼此的,不只是麪粉與水,還有遼寧小夥聶玉奇與臺中女孩的愛情故事。

老家在遼寧的聶玉奇是麪食名人左圖四川口味的麻辣豆腐拌麪。(記者王曉鈴攝)

東北面食融臺味 名氣響

老家在大陸東北的聶玉奇,讀書時到重慶餐飲畢業後在成都教做麪食,當時,一個從臺中來的女孩讓他印象深刻,一如麪粉遇見水的結果,分不開了,兩人婚後定居臺灣。相隔一水,近日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聶玉奇也擔心遼寧家人,經常透過視訊互相報平安

5年前,因爲老婆參加臺中市政府勞工局摘星青年」創業計劃而進駐光復新村開店。東北人聶玉奇的麪食,拌入自制的四川麻辣醬,又適應了臺灣水土入口不感到特別辣,後勁留下微麻餘韻,就是簡單又道地的眷村美食了。

「以前在大陸哪知道眷村!」來到光復新村,聶玉奇認識了臺灣在特殊時代背景產生的眷村文化,「我很喜歡眷村的環境,不同於臺北、臺中大都市,眷村寧靜,有很多樹,很舒服。」

戰後臺灣第一個新市鎮

光復新村位於臺中市霧峰區,源於1950年代初期,退守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爲了防止政府機關在戰時一次摧毀,因此把臺灣省政府遷到中部,1956年光復新村建立,成爲戰後臺灣第一個新市鎮,作爲省政府員工眷屬宿舍,次年纔有南投中興新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