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地區防疫通告錯將營口市鮁魚圈寫成“魷魚圈” 現已修正
近日,遼寧營口市鮁魚圈區發生聚集性疫情,引起多方關注。其中,網友在微博上反映,福建某縣官方微信公號發佈的《關於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緊急通告》,錯將“鮁魚圈”寫成了“魷魚圈”。
上述落款爲“XX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的通告原本寫道,“截至5月14日17時,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陳屯鎮楊店村,魷魚圈區熊嶽鎮宜城社區、和平社區等9地疫情風險等級定爲中風險地區。”
至晚於5月17日早間,相關錯誤已經修正。
鮁魚圈區位於遼寧省中南部,遼東半島中部、遼東灣東岸,是營口市的四個區之一,距離營口市市區南52公里。
鮁魚圈這個特色地名是怎麼來的?
歷史上,鮁魚圈地區一直歸蓋縣(今蓋州市)管轄。1984年1月,爲建設鮁魚圈港,經國務院批准,鮁魚圈從蓋縣成建制劃出,設立了營口市鮁魚圈區。
《遼寧日報》早前報道提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有個黑龍江人給剛到鮁魚圈做生意的家人寫信,他只是大致聽說“鮁魚圈”,卻不知道是哪三個字,於是根據讀音展開聯想,猜測是國家建設的某個農墾區的名字,便寫成“八一”,把圈字畫個“○”,於是信封上出現了“營口市八一○區”字樣,幸虧營口市的郵遞員解讀能力強,將信順利送到。倒是收信人對“八一○”百思不解,直到跟朋友通了電話才明白箇中原委。
報道稱,更多的外地人把鮁魚誤寫成“魷魚”。營口開發區報社的一名記者收到一個郵包,細看之下放聲大笑,原來郵件地址被寫成了“魷魚圈”。還有根據當地人方言發音寫成“八魚圈”的也不在少數。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遼寧省地圖上,把鮁魚圈標註爲“巴魚圈”。
另外,鮁魚圈的“圈”字是多音字,如果不是聽本地人念出來,不瞭解情況的外地人會讀作“juàn”,認爲是養殖鮁魚的地方。
鮁魚好理解,但“圈”字來源說法不一。
上述報道提到,營口市歷史學會副理事長白旭鑽研地方史多年,曾在當地官方微信公衆平臺發佈《爲什麼叫鮁魚圈?這是我聽過最全的答案》一文。他稱,蓋州市檔案館保留有1980年至1982年全國地名普查資料,其中有關於鮁魚圈的記錄:“清康熙年間有打魚船來此打鮁魚,因港灣似弧形而得名。”這是解釋鮁魚圈地名由來的最早的官方文件。
不過,鮁魚圈區已退休多年的文化館原副館長範垂鵬對此說法不認同。他認爲,清朝時,鮁魚圈人口少,只是一個很小的漁村,因地貌上三面環山圍成一個圈的形狀,中間類似一個小盆地,故而稱之爲鮁魚圈。“這一說法也有根據,如今,當地仍把原海星村一帶稱爲圈裡。”
葛成良退休前是鮁魚圈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從事地名研究。據他介紹,鮁魚圈原本是交通不便的荒灘,只是海邊上有幾間茅草窩棚供打魚人暫棲。150多年前,分別有6省13縣的漁民來此謀生,遂變成村落。每年的5月槐花盛開時,也是這裡的黃花魚盛產期,以望海寨(今鮁魚圈區望海辦事處望海漁業村)爲交易中心堆滿了黃花魚,待價而沽。因爲當地人排斥外來漁船,所以外來戶只能尋別處落腳。“五月節”“八月節”是鮁魚盛產期,外來漁船驟增,都集聚在望海寨南5公里的西關屯一帶海邊落腳,並以此爲中心交易鮁魚。久而久之,此地就以交易鮁魚而遠近聞名,形成了以操着各種口音的人雜居的大屯落。由於本地人與外地人互相排斥,因此,這6省來的外地人自行抱團,他們稱自己人和居住處爲圈內,稱本地人爲圈外。而本地人常來買他們的鮁魚,故習慣稱其爲“鮁魚圈”。1955年,當年的屯子改名爲海星村,1958年成立公社時因“鮁魚圈”正好居中間,南9公里,北8公里,且無重名,故改稱鮁魚圈公社。
由此白旭得出結論,鮁魚圈這一名字應該是從外省來此打魚的漁民口中叫出來的。
“‘鮁魚圈’這三個字確實土裡土氣,曾想過改名字。”白旭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末,當地報社曾發起民間徵集地名活動。從來稿的情況看,與“港”“海”“灣”有關的名稱佔大多數:如海明區、新港區、金灣區、海星區。後來因爲改地名程序繁雜、成本太高等原因擱置。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旅遊業的興起,鮁魚圈的名字因獨具特色而廣爲傳播,成爲一個標識,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歡,成爲省內著名的港口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