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電價調漲差別待遇 沒完沒了(杜震華)

健身房會凍漲電價,背後的原因恐怕是網紅「館長」最近對蔡政府防疫罵得很兇。(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的電價費率審議會終於放棄4年來的「凍漲」,從7月開始,電價將在「漲大戶不漲民生」的原則下,平均上漲8.4%;高壓和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大調15%,每月用電1000度以下的家庭、小商家、高中以下學校,及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等6產業都不調漲;用電超過千度的家庭,超過部分調整9%。估計受影響總戶數爲38.2萬戶。

這次電價調漲,原因當然是能源價格飆升,臺電燃料成本比去年估計高出3千億元;若再不調漲,臺電只有倒閉一途。但在通膨劇烈的此時,加上年底地方選舉在即,如何讓臺電不倒閉又能「照顧民生」,成了蔡政府的最高考量。因此,疫情衝擊高或勞工衆多的行業,就成爲繼續「凍漲」的獲利者;其他行業就只能承擔電價上漲的壓力。在這種邏輯下,製造業用電大戶獲利高、有能力負擔,就成了電價「重災戶」。而在疫情下,衆多服務業小商家及餐飲業、電影院等都門可羅雀,獲得「凍漲」的照顧似乎合理。

然而,若進一步思考,上述邏輯的應用其實問題百出,既粗糙又充滿不公。試問,製造業用電大戶中,高科技電子業的確獲利豐厚,可以支持漲價;但鋼鐵和機械業獲利就難以相提並論,導致相關業者甚多反彈。其次,某些服務行業確實在疫情中受災嚴重,但政府已有各種紓困協助;而且電價是長期議題,不宜拿來協助短期性的疫情災害,否則一旦疫情結束後,難道要單獨將這些服務業被「凍漲」的電價「加上去」嗎?若不加上去,對其他已上漲電價的行業公平嗎?例如,旅館業、KTV、按摩業、美容美髮、酒店等諸多行業也都受創嚴重,爲何他們沒有被列入凍漲?

令人相當納悶的是,高中以下學校電價凍漲,而用電量龐大的大專院校就要漲價,成爲重大「受災戶」,看不出有什麼道理。而健身房會凍漲電價,背後的原因恐怕是網紅「館長」最近對蔡政府防疫罵得很兇,爲了陳時中部長的選情,精於選舉的蔡政府特別將健身房列入「凍漲」。雖然我們希望不是這種選舉考量,但實在想不出爲何要獨厚這個行業,卻拋棄其他類似的服務行業。

選定某些行業凍漲其電價,看來完全是爲討好其衆多「選民」而爲,像農漁業、食品業、百貨、餐飲從業人員衆多,凍漲下的「政治效益」可觀,否則受電價衝擊可能更大的其他行業被排除凍漲,完全沒啥道理。

其實,只要讓用電「大戶」漲較多、用電「中戶」漲較少、用電「小戶」凍漲,就可以達到設定的目標-中低收入家庭和微小商家凍漲或小漲,大用戶因「邊際成本」高所以大漲,這樣既簡單、合理又公平,疫情過後也沒有問題。蔡政府治絲益棼,遇到不平的業者抗議,如旅館業等,將難以迴應,且未來將沒完沒了。

(作者爲華梵大學兼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