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佈局人形機器人 阿里投了這家深圳企業

《科創板日報》5月20日訊(記者 敖瑾) 出手國內多家頭部大模型創業公司後,阿里又開始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工商信息顯示,深圳逐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逐際動力”)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向上股權穿透,後者爲阿里巴巴旗下投資平臺。本次增資完成後,阿里巴巴也由此成爲了逐際動力僅次於創始團隊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8.78%。

工商資料顯示,逐際動力成立於2022年1月,爲一家通用機器人公司,目前產品包括人形機器人、四輪足機器人等。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這是阿里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首次投資佈局。在此之前,阿里已大手筆投資包括月之暗面、MiniMax等在內的國內頭部大模型創業企業。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阿里對逐際動力的出資,或表明其在人工智能大賽道的投資正在往尋找AGI物理載體的方向轉變。

成立兩年內完成3輪融資

《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逐際動力是今年第10個完成融資的通用機器人創業企業,此前宣佈完成融資的還包括字節系前高管創立的加速進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領銜的創業項目月泉仿生等。

據公開信息,成立兩年的逐際動力截至目前已完成3輪融資,除本輪阿里的出資外,峰瑞資本、明勢資本、綠洲資本以及聯想創投等多家機構都曾先後參與逐際動力的過往融資。

此前峰瑞資本創始人李豐曾於逐際動力創始人張巍,展開過公開對談。據介紹,創立逐際動力前,張巍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長聘教授,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擁有普渡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學位,本科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目前,張巍還是南方科技大學的長聘教授。

對於人形機器人當前的熱度,張巍在上述對談中曾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助推:“首先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另一個是人形機器人的硬件自身也走到了一個由量變到小質變的階段。”

而對於在人形機器人熱度尚未興起時就選擇創立相關公司的決定,張巍表示,一方面是因爲找到了機器人在全地形移動能力方面的關鍵,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創業來創造價值”,“尤其是在人形機器人這樣一個應用導向的領域,創業能夠創造的價值會不太一樣。”

逐際動力官網顯示,目前其已推出三款產品,包括四輪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及雙足機器人,規劃落地應用聚焦在汽車製造、工業巡檢、物流配送、特種作業以及家庭服務等領域。

據悉,本輪融資後,逐際動力和阿里雙方將共同推動上述產品的商業化落地,通過工程化和產品化推動盈利。

阿里首投人形機器人創業企業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對逐際動力的出資,是阿里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首次投資佈局。

有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阿里此次出手,主要邏輯或是希望押中AGI在物理世界的終端應用。

“這波AGI浪潮,目前的應用探索還侷限在互聯網世界中,在物理世界還缺乏一個相應的智能終端,而當前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共識的,人形機器人或者說具身智能機器人會是AGI在物理世界比較好的載體。未來,AI代替人類進行決策,人形機器人代替人類在物理世界進行勞動,這就可以解決包括人口老齡化、出生率降低等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問題和挑戰。”

在此之前,阿里在這波人工智能2.0浪潮中的投資重心,是大模型創業企業。其大手筆出資了包括月之暗面、MiniMax、智譜AI、零一萬物以及百川智能等國內主要的大模型創業企業,幾乎實現了對頭部項目的全覆蓋,並且據知情人士此前對《科創板日報》記者透露,阿里通過算力支付以及實際出資,成爲了其中一些頭部大模型企業僅次於創始團隊的大股東。

而此次對逐際動力的增資後,也讓阿里成爲了僅次於核心創始團隊的第二大股東。

阿里上一次在機器人領域的大動作,還要追溯到2015年對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公司的注資。據當時的報道,阿里聯合富士康向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SBRH),分別戰略注資145日元,各持有後者20%的股份。SBRH爲軟銀在2012年初收購的一家專注機器人業務的法國公司,該公司研發了一款號稱具有情感功能的機器人Pepper。

當前,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爲機器人領域注入全新的發展動力。

今年3月,初創企業Figure AI與Open AI合作推出的有大模型加持的人形機器人,就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熱議。通過和Open AI的合作,Figure AI的人形機器人得以搭載OpenAI提供的視覺語言模型,使其具備了高級的視覺和語言智能,該款機器人因而可以與人類進行順暢對話,理解自然語言指令,還能進行抓取和防止等動作,並解釋其決策的過程。

而就在推出這款機器人不久前,Figure AI剛宣佈完成了一輪總規模6.75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微軟、OpenAI、英偉達以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