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張勇的晨壹投資背後到底何許人也?|鈦媒體創投家

故事翻開了新的篇章,張勇正式走上了他的投資之路。如大多數人所說,這彷彿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

張勇從阿里巴巴卸任後,老東家曾承諾將提供10億美元,支持他設立一家科技基金。儘管沒有等到新基金的誕生,但張勇還是如願踏入了一級市場,在這個並不被看好的時間點。

瞬間,燈光打向同一處:張勇牽手的晨壹投資是怎樣一家投資機構?背後的掌舵人劉曉丹又有怎樣的傳奇經歷?今年會是中國的併購大年嗎?

“併購女王”劉曉丹

行業內的朋友或許對晨壹投資與其創始人劉曉丹並不陌生。

劉曉丹於2000年進入併購行業,她曾主導了華泰證券包括收購AssetMark、設立美國公司等在內的國際業務突破和佈局,後在2012年升任華泰聯合總裁,在她的帶領下,籍籍無名的華泰聯合併購業務迎來了高峰。

在過去的24年間,劉曉丹憑藉多樁精彩的投資案例,收穫了“併購女王”的稱號。

2020年,晨壹先後投資了華蘭生物、比亞迪半導體和中創新航;2021年,晨壹通過快速併購整合成立瑞辰寵物醫院,並在2022年分別獲得愛爾醫療和KKR的投資加持。

2022年2月,華蘭疫苗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爲了劉曉丹自立門戶後的第一個IPO;年底,中創新航也在港交所上市。

幾次出手的項目數量與金額,與以往相比不算出彩,但與劉曉丹同坐在牌桌上的其他角色卻十分驚人。

例如,華蘭疫苗的共同投資方是高瓴資本;比亞迪半導體更爲矚目,除了國家隊和產業資本,最終拿到份額的財務投資人只有紅杉、喜馬拉雅資本,以及鬆禾資本與深創投等。KKR更是金融史上最老牌的產業投資機構之一,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也是經驗最爲豐富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纔剛登場不久的劉曉丹,就與這羣金字塔尖上的投資機構出現在一起。

此外,晨壹投資的LP陣容也堪稱豪華。

2021年初,晨壹投資完成了旗下首隻人民幣併購基金募資,總規模達68億元。首期基金主要出資人以機構投資者爲主,不僅覆蓋大型保險公司、知名母基金、上市公司等,還有多家龍頭企業的創始人、核心高管或其家族辦公室參與其中。

去年5月,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邁瑞醫療就發佈公告稱,擬與晨壹共同投資有限合夥企業,邁瑞豪擲12億。

今年年初,晨壹不負所托,幫助邁瑞醫療收購惠泰醫療控股權,完成了科創板首個“A控A”併購案例,被外界視爲中國併購大年啓動的風向標。

儘管劉曉丹與張勇並不像其他機構的合夥人之間,總是有足夠多讓外界津津樂道的故事,但也不難理解,爲什麼張勇會選擇以晨壹投資爲起點,重出江湖。

併購不應該是IPO受阻時的救命稻草

晨壹投資成立於2019年創立,在成立之初劉曉丹就定位明確:要做一家併購基金。

過去,國內的併購體系與制度並不足夠成熟。曾有數據統計,60%的中國企業併購以失敗告終。相較國外完善、活躍的併購市場,中國的企業家、資本市場、中介服務機構、相關監管機構對於併購的理解和實踐仍需長期的學習和提高。

大疫三年,資本市場週期、貨幣政策週期、技術轉換週期過山車式地走完了一輪,市場的轉換速度和烈度前所未有。從前年IPO縮緊開始,行業裡就出現了一種聲音:併購將成爲未來一級市場的主流推出方式。

當時劉曉丹在投資人年度會議演講中指出:“併購不應該是IPO退出受阻時拿來說事兒的救命稻草。”

她認爲,併購本身是更高階更復雜的資本市場活動。併購市場的持續活躍有其驅動要素,依託併購市場發展起來的併購基金有自己的投資邏輯,與成長基金迥然不同。

在那一次演講中,劉曉丹提到,通過境內外併購市場和併購基金的前世今生,或許可以一窺中國併購市場和併購基金的未來。

歷史上,美國曾出現過四次併購浪潮,最後一次與前三次的不同在於產業競爭、公司治理、資本市場三個要素同時疊加,推動了併購活躍。

當時,也就是1980年初,美股走出了一波牛市,隨之而來的是IPO市場的繁榮,幾乎每年有500多家公司上市,是過去上市數量的2-3倍,上市公司也更加積極的利用估值優勢加速併購整合。

這次併購浪潮覆蓋之廣、涉及公衆公司之多,深刻影響了市場參與各方對併購價值的認知;也徹底改變了創業者心態,此後不少創業者創業之初就考慮被併購。

劉曉丹多次強調:“行業發展至今,併購基金超80%的收益都來自於企業價值的創造,既包括基本面的提升也包括估值邏輯的改善。不僅幫助被投企業調整戰略制定新方向、參與運營改善流程提高經營效率、往往還主動扮演產業整合者的角色幫助被投企業快速併購擴張。”

今天,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整合的壓力傳導到各個行業。傳統產業存量競爭加劇、技術升級改變競爭格局;不少產業分散,亟需併購整合提升效率。一些新興行業逐步成熟也面臨成長壓力,需要尋找新的增長曲線,而併購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這纔是併購真正的意義。

劉曉丹說:“任何一個行業,當低垂的果實已經被摘光,做難而正確的事情便是必然的選擇,更是一種競爭壁壘的建立。”也許,張勇正是看見了這一點,才最終選擇走進併購。

今年會是真正的併購元年嗎?我們靜待。(本文首發於鈦媒體創投家,作者|張翌楠 編輯| 陶天宇)